-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鲍勃·迪伦:摇滚之魂
PAGE9 / NUMPAGES9
鲍勃·迪伦:摇滚之魂
李乃清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6年10月13日下午一点,瑞典学院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音乐家鲍勃·迪伦。自迪伦始,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本身变得同等重要,他的歌形塑了工业化国家整整一代人的敏感性, 这位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民谣乐手影响的音乐人遍布全球,尼尔·杨,约翰·列侬,罗大佑……本文原标题《鲍勃·迪伦:摇滚之魂》,载于2011年南方人物周刊。
人们都疯了/时代真奇怪/我被牢牢锁住/远在射程之外……一切已今非昔比(《今非昔比》)
在许多人心里,鲍勃·迪伦(Bob Dylan)约等于60年代的抗议歌手和那首《随风而逝》,但若真是这样,他就不是迪伦了——“最重要的,是置身险境去了解事物。”
创作半个多世纪,迪伦不断改变面貌,也因坚持创新,历经种种质疑。60年代他以民谣诗人形象深植人心,但却拒绝被标签;他决定给吉他插电、高唱摇滚时,被人指为叛徒;70年代成为基督徒、发行福音专辑时,又遭昔日歌迷嘲弄;冲破80年代的低迷期,他又重出江湖,近年转向布鲁斯、蓝草风格,神秘地回归到一个更自由的广阔天地……比起仅供乐迷膜拜、凭吊的“活化石”,他更是不断生长的活神话,诚如他在歌里所唱——“人若不顾念重生,就是自寻死路。”
1988年,迪伦入选摇滚名人堂,同年展开全球巡演,自此每年唱上百场,从学校礼堂到国家级体育馆,从赌城到梵蒂冈,曲目从未重复,编曲、表演不停翻新。关于这场史上持续最久的巡演,人称“永无尽头的巡演”(The Never Ending Tour)。迪伦对这称呼却不领情,“世间没什么是Never Ending的,想唱就唱,哪天不想唱就不唱了。”
4月初,年近古稀的迪伦将来华巡演,是第一次,恐怕也是最后一次。对于这场(迪伦自称)“将集简单与虚幻于一身”的演出,人们盼着亲赴现场,“见证传奇”。
鲍勃·迪伦
比起大陆过去来自文本的符号化解读,台湾60年代的文艺界倒是直接浸染于迪伦的歌声中,林怀民最初的小说《蝉》中有他的歌;余光中效仿他的《随风而逝》,写下名作《江湖上》;赖声川当年驻唱时也爱唱迪伦的歌;如果没有迪伦,恐怕也没有杨弦以诗入歌的改编,台湾“民歌运动”便失去了起点;罗大佑的书架上竖着厚厚的《鲍勃·迪伦歌词集》;受迪伦影响,陈升在自己的歌里也吹起了口琴,并曾表示——“对我们来说,迪伦是神……”
1968年,全球都在风雨飘摇中激动不已的年代,迪伦则隐退农村,在音乐和《圣经》中重新思考人生,“反正我是个局外人,当年我以局外人身份出现,现在我更是个局外人。”
去年2月,白宫举行了一场纪念美国民权运动的音乐会,迪伦受邀献唱《时代变了》,他既不参加排练,也不和总统夫妇合影,演完就匆匆离开。对他而言,“政治就是娱乐,就是场运动会,是为那些受过良好教育、西装革履的有钱人预备的。”
尽管迪伦不买政治家的账,现任总统倒是他的忠实粉丝,奥巴马称,迪伦的歌在他iPod上播放率极高。“我不知道奥巴马可否当好总统,也许他能做到自己所期望的最好。”迪伦的点评颇具意味,“大多数总统就职时都有最好的意愿,最后却灰溜溜地下了台,例如约翰逊、尼克松、克林顿……以及杜鲁门,好比他们飞得离太阳太近,结果就被烧死了。”
1997年春天,迪伦心脏遭细菌感染,大病了一场,“我都以为要去见猫王了。”然而这场病,似乎把他此前的低迷一扫而空——9月发行新专辑《被遗忘的时光》,拿下格莱美奖年度专辑;2001年又以《今非昔比》拿下奥斯卡电影歌曲奖(此后小金人就陪着他四处巡演),随后3张专辑《爱与窃》(2001)、《摩登时代》(2006)、《共度人生》(2009)不但大获好评,后两张更攻下全美专辑榜首,《滚石》杂志编辑评价道:“迪伦自从1968年专辑《约翰·韦斯利·哈丁》之后就没如此‘活泼’过。”
人们看到,一个永不停航的摇滚信徒,踏上了“重攀巅峰”的征程。
2004年,迪伦的自传《像一块滚石》出版,登上《纽约时报》年度榜,还被提名美国国家图书奖,媒体将其与《在路上》相提并论,赞其写作手法直追普鲁斯特……迪伦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音乐人。2007年,普利策将特殊贡献奖献给他——尽管大家公认“迪伦不需要普利策,是普利策需要他”。
前阵第53届格莱美颁奖礼上,迪伦受邀登台,歌唱了半个多世纪,那被酒浸过被烟熏过被风吹过的声喉干枯得吓人,倒也散发出老当益壮的舞台魅力,老迪伦表情冷漠,里面的魂却是热的。
“回望过去,我受的大部分影响可能让人觉得很怪异,我迷恋那些巡回演出的团体:蓝草音乐歌手、表演套索杂耍的黑人牛仔、欧洲小姐、卡西莫多、长胡子的女人、人妖、畸形、驼背、非洲侏儒、吞火的人、教师和布道者、布鲁斯歌手……我喜欢接近这些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尊严与自由,还有公民权和人权,以及怎样保持自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