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docVIP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基础知识目标 唐朝的建立和统一;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 二、能力培养目标 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从而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采取的一系列进步性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2. 武则天是一位有作为的女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3. 唐玄宗前期,继承唐太宗和武则天的业绩,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古代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四、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评价。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P4问题:隋为什么成为一个短暂的王朝?(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1)隋炀帝的暴政:营建洛阳;乘龙舟游江都;沿途扰民;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2)暴政的结果:农民背井离乡;大量田地荒芜;人民忍无可忍,爆发隋末农民大起义。 2. 导入新课 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加速了农民起义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朝灭变。在隋朝统治土崩瓦解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吏也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那么。李渊是怎样起兵的?又是怎样建立唐朝的?这些就是本课将要叙述的内容。 3. 讲授新课 (板书)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板书)一 唐朝建立和统一 (板书)1. 唐朝的建立 (板书)618年 李渊 长安 617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起兵反隋。他在隋末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势力壮大起来。李渊有精明能干的诸子相佐,特别是次子李世民,更使他如虎添翼。当时,李渊父子既有政治地位和声望,又有一套封建统治权术和军事经验。所以,在群雄中胜利者就非李渊父子莫属了。 618年3月,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5月,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看P5晋祠图,可补充李渊除掉王威、高君雅的故事) (板书)2. 唐朝统一全国 唐朝建立之初,只据关中一隅。全国各地同时称王称帝的还有十数家,国家尚未实现统一。李渊父子采取了正确的军事行动计划,用七八年时间终于战胜各地割据势力,完成统一全国的历史任务。当时,统一全国是民心所向,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李渊父子完成统一任务,为日后唐朝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打下了基础。在统一过程中,李世民表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对统一任务完成起了积极作用,所以可以说李世民是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 (板书)二 贞观之治 (板书)1. 玄武门之变 唐朝建立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继承权的斗争更趋激烈。李渊有四子,除第三子李元霸早逝,其他诸子均有实力。按照封建帝王嫡长子继承制,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但次子李世民“功盖天下”,自起兵以来,功劳卓著,位高权重,威胁李建成太子的地位。李建成为保住太子地位,联络四弟李元吉,企图除掉李世民。不料,李世民先发制人。626年,发动政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不久,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板书)2. 贞观之治 提问:所谓“贞观之治”包括有哪些内容?(先让学生回答,然后老师总结) (板书)(1)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 唐太宗是一位有雄才大略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他亲身经历了隋末严峻的阶级斗争洗礼,不得不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严重教训。他认识到:要长治久安,帝王必须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君与民关系如同舟与水关系。这种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贞观年间,他的开明和措施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请同学们注意课文中“君、舟也……”。此语出自《荀子》,是唐太宗引用来教诫太子的) (板书)(2)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能否知人善任,是判断封建帝王愚贤的一个重要标准。唐太宗以隋炀帝嫉才害能,宠信奸佞为戒,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人任用贤良,不拘一格,各取所长。他自称“梦寐以求忠贤”。所以,贞观时期忠贤满朝,人才济济。这些文臣武将保证了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房玄龄、杜如晦即是当时名相,人称“房谋杜断”。 在我国帝王中,唐太宗是最善于纳谏的。所谓纳谏即倾听不同的意见,择善而从,唐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以致国亡家灭为鉴,鼓励群臣犯颜直谏。所以,贞观时期谏臣盈廷,向唐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30人,其中魏征尤为突出,魏征“所谏前后二百余事,凡数十万言”。唐太宗曾问魏征帝王怎样才能明,怎样才算暗,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唐太宗非常赞成这个见解。魏征病死以后,唐太宗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