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的特点的论文.doc
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的特点的论文
【关键词】 糖尿病;糖尿病极高危人群;胎儿生长迟缓;追赶生长糖尿病以发病率高、隐匿性强、并发症严重,这三大特征施虐着人类的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世界糖尿病人群已达1.77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3亿之多。糖尿病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位重大疾病。
1 糖尿病的危害性
全球糖尿病2型约占90%,1型仅在5%,其他类型约5%。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不足4%,到2007年调查结果的11%,以惊人速度飙升,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4 000多万,已经跻身全球的第二大国,(印度、中国、美国)。另外还有数量相当的糖尿病早期人群:糖耐量低减(igt)将成为糖尿病庞大后备军,世界各国学者预测未来五年内糖尿病即将在中国爆发流???[1]。其第二特征是隐匿性强:由于糖尿病疾病特点,可以无症状发病、隐匿性进展,加上国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匮乏,有相当多的患者已经出现各种并发症时,才就诊、治疗。据统计,在糖尿病发病人群中仅有50%被确诊,还有约近50%的人尚不知道已经患有糖尿病,在已被确诊的糖尿病中,仅有30%的糖尿病患者是体检时发现的。而糖耐量低减(igt)只有经过专科检查方能确诊。具有极强的隐匿性。第三个特征是并发症的严重:糖尿病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组织的进展性疾病,并发症多且严重,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乳酸酸中毒等。.慢性并发症有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中风、下肢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等。许多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明,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占80%之多,是致死、致残率高的疾病,被称为寂寞杀手。
2 糖尿病的易感因素
糖尿病以其隐匿性发病、慢性进展及各种严重并发症和与日俱增的发病率,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上的负担,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2]。那么如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真正从根本上防止遏制糖尿病,也就是一级预防,需要从糖尿病的易感高危人群中入手。所谓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就是血糖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水平,但存在以下几个易感因素:
2.1 年龄 年龄越大,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越高,据统计4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急剧上升,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45岁者是<45岁者的8倍。最新调查结果45~55岁是男性糖尿病的高发阶段[3]。
2.2 家族史 2型糖尿病有家族集簇发病现象,糖尿病亲属中其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出4~10倍。另外,有家族史比无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并发症,并且预后更差。
2.3 环境因素 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变,精神压力的增加,体力活动的减少都是影响糖尿病发病的因素。
2.4 肥胖 体重指数(ibm>25 kg/m2),腰臀围比值男性>1.0,女性>0.98的中心型肥胖,不论是2型糖尿病还是糖耐量低减,约有80%者常常合并肥胖。肥胖本身存在着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的抵抗是发生糖尿病的病理基础。
2.5 脂代谢异常 糖尿病患者几乎近100%均合并血脂代谢异常,常伴有高甘油三脂血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tg>2.82 mmol/l,hdlc≤0.9 mmol/l),临床上证实许多患者在发病时就合并脂代谢紊乱数年,甚至脂肪肝。因此国外学者曾提议将糖尿病的病名改为“糖脂病”。
2.6 高血压 血压bp≥18.7/12.0 kpa(140/90 mmhg),高血压作为一个危险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特别是血管并发症而言,无疑是一种“雪上加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可高达约60%之多。
2.7 女性在妊娠时有糖耐量异常或分娩过巨大胎儿(出生是胎儿体重≥400 g)。有报道妊娠期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未来5年内发生糖尿病的机率可达50%。
2.8 糖耐量低减 糖耐量低减(igt)是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过度阶段,其患病率与糖尿病接近,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糖耐量低减的转归具有双向性,每年有5~10%转化为糖尿病[4],由于糖耐量低减不易被诊断,但往往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聚集代谢综合症是发生大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而是糖尿病二级防治的重点。
除了以上八个方面糖尿病的易感因素外,最新国内外研究发现:胎儿期的营养状态、出生时低体重以及有消瘦到肥胖的追赶生长,也是糖尿病的发生危险因素之一。
3 糖尿病与胎儿期“印记”关系
胎儿期营养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已被人们广泛关注,许多发展中的国家在由慢性营养不良转向营养丰富的过程中,其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也随之迅速升高。最新的人群追踪研究显示:胎儿营养不良和由消瘦到肥胖的追赶生长,也是成年期2型糖尿病独立危险因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技术标准》编制说明.pdf
- 大队长水域救援授课教案(水域救援基础理论).pdf VIP
- 广元市2025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答案 .pdf VIP
- IPC-WHMA-A-620A 线缆及线束组件工艺要求与检验标准.pdf VIP
- 众为兴TV5600-B01(DJ8849V1)系列点胶控制系统用户手册.pdf VIP
- 防台防汛专项应急预案.doc VIP
- 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课本.pdf VIP
- DBJD25-98-2020 甘肃省建设工程计价规则.docx VIP
- 美的空调产品大全参数功能速查表.xls VIP
-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 -2014》知识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