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6新人教版必修1.ppt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 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 、岩浆活动和 。
3.地壳运动
(1)分类依据:地壳运动的 和 。
(2)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 类型
项目 ;4.结果:使地表变得 。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侵蚀作用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转化的岩石:在图中写出岩石的名称。
(2)循环环节:① ,② ,③ ,④重熔再生。;内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2.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1)地壳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在不同地区表现有所差异,但两者又紧密相关。
(2)尽管地壳运动速度极其缓慢,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仍能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 )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流水作用
(2)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发展演变说明了( )
A.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
B.内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则相反
C.内力作用先形成高山,然后外力作用再把高山削低
D.外力作用起的作用比较小,对山脉的形成不起主要作用;【解析】 第(1)题,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抬升而形成。第(2)题,在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中,内外力同时起作用,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同,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
【答案】 (1)B (2)B;(1)有关该次地震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活动引起 B.地壳运动引起
C.山崩和滑坡引起 D.人类活动诱发而成;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
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D.约旦地沟的形成
【解析】 第(1)题,地震的发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属于内力作用,虽然火山活动也能引起地震,但汶川地震发生时并没有火山喷发。第(2)题,云南路南石林是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崇明岛是流水携带泥沙沉积而成;澳大利亚大堡礁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约旦地沟处于大陆板块内部的断裂下陷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答案】 (1)B (2)D;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空间差异;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解析】 由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平,水流渐缓,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逐渐沉积下来,而当海水涨潮时又将部分泥沙回顶,落潮时海水速度变慢再沉积,故而常形成“水下沙坝”。
【答案】 B;2.读下图,回答(1)~(2)题。;(2)甲图中峡谷的原因是( )
A.断裂下陷
B.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C.冰川侵蚀
D.流水溶蚀
【解析】 甲图为峡谷地貌,其成因既有内力作用又有外力作用,是地壳不断抬升后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乙图为冰川作用形成的角峰、冰斗地貌;两者都受到了外力的侵蚀作用。
【答案】 (1)B (2)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关键是判断岩浆与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它。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均可重熔再生形成岩浆。;(2009年高考江苏地理卷)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
A.② B.③
C.④ D.⑤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A.Ⅰ——① B.Ⅱ——③
C.Ⅲ——⑤ D.⑥——Ⅰ;【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图中箭头①表示固结成岩,箭头②表示沉积岩受高温熔融作用(重熔再生),箭头③表示熔岩冷却,箭头④表示熔岩在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箭头⑤表示变质作用,箭头⑥表示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第(1)题,学生对玉石的形成了解甚少,但大理岩是典型变质岩,故据题干提示“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选择D。第(2)题,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为沉积环境,通过箭头①固结成岩作用完成。
【答案】 (1)D (2)A;3.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
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地理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案人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中地理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doc
- 高中地理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地理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新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地理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2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doc
- 高中地理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ppt
- 高中地理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二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doc
- 高中地理3.2河流的综合开发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地理3.2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课件1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地理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ppt
- 高中地理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
- 高中地理4.2.2山地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地理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地理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地理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1课件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地理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地理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地理4.2山地的形成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地理4.2山地的形成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