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小学语文5年级下册《古诗2首》中的《悯农》(春种1粒粟).pptVIP

北师版小学语文5年级下册《古诗2首》中的《悯农》(春种1粒粟).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师版小学语文5年级下册《古诗2首》中的《悯农》(春种1粒粟)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绅写的《悯农》。 《悯农》共有三首,我们在二年级时学了第一首,也就是《锄禾》。;;谁来说说作者?;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绅的第二首《悯农》诗,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两遍,把诗歌读通。; mǐn nóng 悯 农 zhòng sù 春 种 / 一粒粟, shōu wàn zǐ 秋 收 / 万 颗子。 xián 四海 / 无 闲 田。 fū yóu 农夫 / 犹 饿死。 ;悯;解诗题;抓字眼;“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全 诗 内 容;; 这首诗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感情?;中心;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关于李绅《悯农》诗的故事    唐朝时候,亳州出了一名大诗人,名叫李绅。李绅自幼好学,二十岁中了进士,皇帝见他学识渊搏,才学出众,招官翰林学士。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    何得千里朝野路,    累年迁任如登台。    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随口吟道: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听了,连说:“好,好!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 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逢吉一听,天呀,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吗?这小子好大胆,回到书房,李逢吉对李绅说:“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 李绅沉吟一下说:“小诗不过三四十字,为兄听过,自然记得,何必抄录?若一定落笔,不如另写一首相赠。” 李逢吉只得说:“也好,也好。” 于是,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写好,递与李逢吉斧正。李逢吉看了,觉得这首诗在指责朝廷方面,比上两首更为具体。; 第二天,李逢吉便辞别李绅,离亳进京了。李逢吉表面上对李绅很好,可内心里却想拿他作垫脚石,再高升一级。他回到朝中,立即向皇上进谗说:“启禀万岁,今有翰林院学士李绅,写反诗发泄私愤。” 武宗皇帝大吃一惊,忙问:“何以见得?” 李逢吉连忙将李绅诗奉上。 武宗皇帝召李绅上金殿,拿出那首诗来,李绅看看,说道:“这是微臣回乡后,看到民生疾苦,即情写下的,望陛下体察!” 武宗说:“久居高堂,忘却民情,朕之过也,亏卿提醒。今朕封你尚书右仆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国安民。” 李绅叩头道:“谢皇上!” 武宗又道:“此事多亏李逢吉举荐。” 李绅则对李逢吉感激不尽。而李逢吉呢,听说李绅反而升了官,又惊又怕,正胆颤心惊,李绅却登门向他表示??意。李逢吉更是蒙在鼓里,只好哼之哈之。 不久,李逢吉被调任为云南观察使,降了官。这时他才感到自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李绅的三首悯农诗,千百年来人们只见到前两首。这第三首《悯农》诗被传到皇宫,后来哪里去了呢?只到近代,人们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诗卷中发现。;作业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