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感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
有感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
四小陆洪波
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看得非常重要,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旧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是我们接受教育的最好课堂。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和当今提倡的工学结合、实习培训、手脑并用思想不谋而合;与现在提倡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求知的思想不谋而合;与现在的终身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思想不谋而合;与校企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我们学校教育的缺陷,认识到了学校教育改革的必要。学校教育不能仅仅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书本中。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和自然联系起来,和社会联系起来。把学生放在人类生活的整个大背景上去教育。把课本知识和社会人生融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自然社会融合起来。教师要把教学生活化,把生活教育化,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关心、信心、细心等去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关心、信心、细心。让教育在生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全面发展,成为能够适应生活、改变生活、创造生活、幸福生活的社会人才。下面用大家熟知的一个教育故事来启发思考一下生活教育的内涵。
63年一天下午的一个课间,王友用泥块砸一名男生,被陶行知遇到,陶行知阻止了他,并让他下午放学来校长室一趟。王友按时站在校长室门口,战战兢兢地准备挨训。陶行知来了,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陶行知随之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叫你别打时,你立即停止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疑了,不禁睁大了眼睛。可是接下来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个男生,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应该奖励呀!”王友感动地流了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你打我几下吧!我??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我的同学啊!”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再奖你一块,可惜只有这一块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就到此为止吧!”说完,陶行知走进了校长室。
学生之间的斗殴打闹是学生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也是教师经常处理的事件类型。陶行知对这个事件的处理是如此轻松,如此得体,如此自然,如此巧妙,如此让学生心悦诚服,感激涕零。仔细一想这背后确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从处理事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想见,陶行知首先对整个事件的过程进行了认真调查,并认真辨析了当事人的是非对错,然后才择选了如此的教育方式。在这里没有疾风暴雨式的训斥,没有横眉怒目的对峙,没有唇枪舌剑的争辩,没有苦口婆心的劝说,没有教条式的说辞,没有讽刺和惩罚,也没有让学生狼狈的检讨和认错。用四块糖果的奖励对学生的优点进行了详尽评说,过错让学生自己进行了反省和悔悟。校长对学生的尊重关怀和爱护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对校长又怎么能不尊其人信其道呢。这不是把生活赋予教育,把教育演化为生活的最好写照吗?
当今社会上有违道德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有违官道的贪污腐败,有违家道的不孝不养、有违商道的假冒伪劣,有违师道的不尊不爱等等举不胜举。把这些现象归结到教育失败是没错的,但如果把责任全推给教育部门也是不公正的,这不是仅靠专门的教育教育机构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专凭教育机构来完成国民素质的提高,完成社会道德化的理想工程是不可能的,它还需要教育在具体的生活中全方位实施。“生活即教育”告诉我们,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也是社会的;不仅是教师的,也是大家的。教育失败有教育部门的原因,更有社会家庭的原因。忽视家庭教育、特别是社会教育是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封建社会,如对父母不孝,在村子和乡邻中就没脸见人;孝子不仅会受到人们的尊重,还会受到地方政府的举荐。宗族担负着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责任。在毛泽东时代,有违社会公德者被划成“四类分子”,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谁敢轻易触动道德底线。孟母所以三迁,注重的就是生活教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也是生活???育。这都是有效的社会生活教育的事例和道理。教育的范围是极其广阔的,它应该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把教育融合到生活中,把生活教育落实到社会实处,有效启动家庭和社会教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教育任务,也是迫在眉睫的政治任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