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学报》与其农业应用科学在中国的传播的论文.doc
《农学报》与其农业应用科学在中国的传播的论文
摘 要: 通过采用数据统计和文献分析考证法,统计分析了《农学报》所涉及的农学学科体系分类,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农业化学、农业工程学、植物保护与病虫害学、畜牧业、林学、农产制造等。重新认识晚清《农学报》传播农学知识体系的重大意义,开辟西方农学在华传播史研究的新视野。《农学报》以前所未有的媒介形态实现了西方现代农学知识体系与中国传统农学知识体系的传播和交融,并以西方现代自然科学知识运用于传统农学为标志,首次系统地、大规模地和整建制地将农业科学技术分类精细化,为中国现代农学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论文联盟
关键词:《农学报》;西方农学;农学体系;科技传播
中图分类号:s-09;g23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5-0116-06
晚清时期,我国农业仍然处于以精耕细作为主的传统小农社会,人们通过深翻土地、土地轮耕等方式,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条件,没有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作基础,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但多为经验总结,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农学报》之前,少量的综合性期刊对西方农学知识进行了零散的报道。甲午战败后,人们重新审视救亡图存之路,认识到农业立国的重要性,学习西方近代农业科技成为先进知识分子的共识。报刊成为宣传新思想和科学技术的主要阵地,各种报刊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创立,学术性报刊也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创刊于上海的《农学报》,以罗振玉、蒋黼、朱祖荣等创办的以上海务农会为依托,故起初称《农会报》,出版长达10年之久,至光绪三十一年(1906)十二月停刊,共出305册。.初为半月刊,第19册起改为旬刊。《农学报》是中国最早的农学刊物,同时开创了专业性科技期刊之先河,主要是对近代西方农学知识的系统性传播,不涉及明显的政治倾向,因此受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农学报》在我国农业近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翻译引进西方农学的同时,也刊载了中国古代传统农书。在中国古农学日渐式微与西方农学如火如荼的交支中,《农学报》担当了一个传承与革新的重要使命,是当时传播近代农学知识的重要刊物。《农学报》的已有研究成果[1-3],多是从编辑出版、传播策略角度予以概述,对其传播体系所作的研究甚少。笔者曾对《农学报》之前的综合性期刊作过研究,[4]在此,对其所引入的农学分支学科作初步探讨。
一、农作物学、园艺学与林学
在农作物学方面,《农学报》先后刊载的有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下(1897年5月)第2册王丰镐译的《论米之种类出产及性质》,杜均安的《山东试种洋棉简法》;光绪二十三年五月上(1897年6月)第3册王丰镐译的《论麦之性质及种类》《论麦制面包》;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下(1897年11月)第14册陈寿彭译的《茶论类志》等。涉及农作物的文章比重较大,几乎涵盖了主要的农田作物,如米、棉、麦、茶、薯、粟、烟、稻、麻、甜菜、花生、山芋、苜蓿以及各种饲料作物和牧草等。对所述作物的产地、种类、形状、性质、耕作方法都作了详尽的介绍。其中《论麦之性质及种类》一文将麦分为“有须”与“无须”两大类:“有须类长短靡定,无须类农家不甚喜种。然春间播种,即能刈获。有须类植于秋令,至冬可收。又有坚靭麦类,于冬则无须,逢春则须生”。[5]除此两大类外,又一种麦为“绒毛麦类”,“头生短而软之丛毛,可分红白两色,其穗有短长松紧之别。有圆者长者,及长而紧者,名康姆潘克脱姆类”。[5]又有类此者,名为“陌密麦”,“其穗头则又分”。总言之,肥土是麦类生长的必要条件,“长麦类宜于天气干处,短麦类宜于天气湿处,其种法最妙得肥厚地土。他如砂土白粉土处亦佳”。倘若“天气湿处,如得松干土最妙。若湿软而深之土,则仅长枝梗而已”。英国种法先求肥土,种麦于种豆田之后,将助其生长。松犁并隔数时,“以息养其地亦佳”。种时莫妙于秋冬之初,“其时泥土尚韧。他穀不生,惟宜播麦。播麦之法,或乱撒或排匀均可,而排匀种法较佳。因可省子种,生产亦繁”。[5]解释了不同麦种的特性,进而说明要合理播种、因地制宜,提高生产效率。除此之外,对作物的土地选择、播种、栽培、施肥、除草、收获等栽培技术也有具体描述。其间各种注意事项也有详细规定,并告知如何提高产量,简洁易懂又不失条缕清晰。
在园艺学方面,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1897年12月)第16册有慕陶居士的《艺菊法》;光绪二十五年六月(1899年8月)第75册有陈寿彭译的《种花新法》;光绪二十五年九月(1899年10月)第82册有福羽逸人著、沈纮译的《果树栽培总论》,后在第83至92册连载;光绪二十七年七月(1901年8月)第152册刊载有福羽逸人著、林壬译的《蔬菜栽培法》,后在第153至158册连载。园艺学方面,主要是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iRNAID1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中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的论文.doc
- SIRT1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研究的论文.doc
- SLE病人及其子代与SLE相关基因及抗体关系研究的论文.doc
- SPF级动物屏障系统的论文.doc
-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欣维宁应用的临床观察的论文.doc
- ST精伦 转型 困境及启示的论文.doc
- ST股票涨跌与大盘指数涨跌关系之实证研究的论文.doc
- Survivin和Livin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的论文.doc
- TNFα基因多态性对雷公藤甲素抑制PBMC分泌TNFα的影响的论文.doc
- TNFα对TP酶的调节及其对5FU前体药作用的影响的论文.doc
最近下载
- 2025秋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docx VIP
-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word全面版) .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讲培训).pptx VIP
- 监察法试题库完整.doc VIP
- 水稳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技术交底.pdf VIP
- 外墙保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林草--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pdf VIP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共3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矿产行业审计风险分析报告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