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防林模式探讨
三峡坝区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建设模式探讨
赵红武1 赵晓玲2 周丹2
(1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林业总站 湖北宜昌 443004;
2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林业局)
摘 要:笔者根据三峡坝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设计了坝区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建设模式,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长江防护林;建设模式;探讨;湖北宜昌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境内,是极其重要的生态敏感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证水库的安全及发挥长期效益是夷陵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十年来,三峡坝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建设、珍稀植物保护等工程,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生态恶化状况仍然十分严重,还难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遏制水土流失、抗御洪涝与灾害的森林生态防护屏障还很薄弱,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坝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从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仍然需要继续搞好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提高,以建立完善的葛洲坝水库和三峡水库及其主干河流生态屏障。
1 三峡坝区概况
1.1 社会经济概况
三峡坝区包括夷陵区的邓村乡、太平溪镇、乐天溪镇、三斗坪镇4个乡镇,65个村,11.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2万人。2010年生产总值(GDP)115863万元,其中:林业产值29518万元;财政收入42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15元。
1.2 土地利用现状
坝区土地总面积84169hm2,农用地面积3178 hm2(其中:基本农田面积2557 hm2),林地面积74121 hm2,占总面积88.1%。在林地面积中,森林面积41085 hm2,占林地面积55.4%;灌木林地面积32884 hm2(其中:灌木经济林18995 hm2),占林地面积44.4%。
1.3 水土流失情况
水土流失面积30915 hm2,占坝区总面积的36.7%,其中轻度流失面积17799 hm2,占流失面积57.6%;中度流失面积10056 hm2,占流失面积32.5%;强度流失面积1658 hm2,占流失面积5.4%;极强度流失面积592 hm2,占流失面积1.9%;剧烈流失面积810 hm2,占流失面积2.6%。土壤平均侵蚀模数3025t/km2.a,侵蚀总量2185900t.a。
1.4 自然灾害状况
坝区是旱涝灾害频发区,出现的间隔期分别为2.8年和2.4年。2010年,太平溪、邓村、乐天溪等乡镇遭受百年未遇特大暴风雨袭击,降雨量达到218.4mm以上,并伴有大风,导致山洪暴发。洪水和泥石流使坝区29个村1万多户3万多人受灾,372户民房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达712 hm2,宜大路多处垮方和滑坡,主干公路交通中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7亿元。
2 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建设模式
2.1 三峡坝区长防林三期工程建设任务
2.1.1建设布局
在垂直空间布局上,沿三峡水库北岸175m水位线以上,水平投影100m宽范围内,规划库周绿化带建设和岛屿景观建设,区域内农田实行以景观林为主的退耕还林。在低山平缓地带及农田适当新造特色经济林,改造原来的低产、低效林。对天然林中马尾松纯林进行林分改造,沿水平线每50m高度实行带状混交常绿阔叶树种,在低山陡坡地(坡度大于25度)以及山脊线下实施防护林造林。对天然林除林分改造外实行封山育林。对工程区内村庄及公路、河流两边20m范围区域进行乔灌搭配,形成绿色通道。
2.1.2 建设内容和规模
(1)人工造林
三峡坝区长防林三期工程人工造林面积800 hm2,其中:景观林101 hm2,防护林194 hm2,经济林505 hm2。
(2)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面积10666 hm2,林种为水源涵养林。
(3)低效林改造
低效林改造面积18001 hm2,其中:用材林1240 hm2,防护林2892 hm2,经济林13869 hm2。
(4)村庄、道路、河岸、库岸防护林带造林
绿化自然村庄数1417个,道路绿化总长度733km,河岸绿化总长度67km,库岸防护林带建设面积130 hm2。
2.2 三峡坝区长防林三期工程建设模式
2.2.1 营造林模式
(1)人工造林模式
人工造林主要有樟(杨、柳)—紫薇(龙爪槐)混交、桂花(银杏、广玉兰)—龙爪槐—大叶黄杨球混交、银杏—木姜子混交、杉木—刺槐混交、核桃或油茶纯林、茶—杉木混交等模式。见表1。
表1 人工造林模式设计表造林模式种植点配置整地栽植模式号适应造林地段林种造林树种伴生树种混交方式混交比株行距
(m)整地方式整地规格
(cm)方式苗木类型苗木规格(cm)1坝周 库岸 河岸 路侧景观林樟 楠 桂花 银杏 杨 柳紫薇 龙爪槐 大叶黄杨带状8:24.0×5.0或4.0×6.0
灌木株距2.0m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