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章.物质状态
第二章 物质状态;一、理想气体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1 气体;1. 气体的性质;1-1-5 气体的计量; pV = nRT
上式即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其中:
p-- 气体压力(Pa或kPa); V -- 气体体积(m3或L);
T -- 温度(K); n -- 物质的量(mol);
R -- 摩尔气体常数;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二、道尔顿分压定律与分体积定律;;;;2. 分体积定律;3 格拉罕姆气体扩散定律; ;[例] 50mL氧气通过多孔性隔膜扩散需20秒,20mL另一种气体通过该膜扩散需9.2秒,求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溶液的性质;溶 液;溶液的浓度的表示方法(补充);4、质量摩尔浓度(★)
定义:指1 kg 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为质量摩尔浓度,符号m(B) ,单位为:mol/kg;一、 水的相 图(phase diagram);三个单相区 在气、液、固三个单相区内, 温度和压力独立地有限度地变化不会引起相的改变。
三条两相平衡线 压力与温度只能改变一个,指定了压力,则温度由体系自定。;OA 是气-液两相平衡线,即水的蒸气压曲线。它不能任意延长,终止于临界点。临界点(T=664K,p=2.2×107Pa),这时气-液界面消失。高于临界温度,不能用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OB 是气-固两相平衡线,即冰的升华曲线,理论上可延长至0 K附近。
OC 是液-固两相平衡线,当C点延长至压力大于2×108Pa时,相图变得复杂,有不同结构的冰生成。
;OD 是AO的延长线,是过冷水和水蒸气的介稳平衡线。因为在相同温度下,过冷水的蒸气压大于冰的蒸气压,所以OD线在OB线之上。过冷水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有凝聚中心出现,就立即全部变成冰。;O点 是三相点(triple point),气-液-固三相共存。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皆由体系自定。
H2O的三相点温度为273.16 K,压力为610.62 Pa。
;液体的汽化方式:蒸发和沸腾;①与溶质本性有关,如酸碱性、导电性、颜色等。
②与溶质本性无关,只与溶质的数量有关。;初始: V蒸发 V凝聚
平衡: V蒸发 = V凝聚;饱和蒸气压:在一定的温度下,当蒸发的速度等于凝聚的速度,液态水与它的蒸气处于动态平衡,这时的蒸气压称为水在此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用符号 p 表示。;蒸汽压下降的原因:; 拉乌尔定律:在一定的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值与溶解在溶剂中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 拉乌尔定律还可表述为:在一定的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乘该溶剂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溶液的沸点上升;根本原因:蒸汽压下降 p溶液p纯溶剂,;拉乌尔总结出了△Tb应与 mB成正比。; 凝固点:在一定的外压下,溶液与纯溶剂固体具有相同的蒸气压时的温度,称为该溶液的凝固点。(固液两相平衡时的温度) ;溶剂的凝固点下降示意图;冰和盐混合物常用作制冷剂:冰的表面总附有少量水,当撒上盐后,盐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由于溶液蒸气压下降,使其低于冰的蒸气压,冰就要融化。随着冰的融化,要吸收大量的热,于是冰盐混合物的温度就降低。采用NaCl和冰,温度最低可降到-22℃,用CaCl2·6H2O和冰最低可降到-55℃。
凝固点下降还可用来测定作为溶质的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Π;渗透压:在一定的温度下,恰能阻止渗透发生所需施加的外压力,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用符号π表示。;1887年,荷兰物理化学家范托夫(van′t Hoff J H)得出,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温度、浓度的关系:;渗透压的应用;动植物细胞膜大多具有半透膜的性质,因此水分、养料在动植物体内循环都是通过渗透而实现的。
植物细胞汁的渗透压可达2×103kPa,所以水由植物的根部可输送到高达数十米的顶端。
人体血液平均的渗透压约为780kPa。在作静脉输液时应该使用渗透压与其相同的溶液,在医学上把这种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果静脉输液时使用非等渗溶液,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如果输入溶液的渗透压小于血浆的渗透压(低渗溶液),水就会通过血红细胞向细胞内渗透,致使细胞肿胀甚至破裂(溶血现象);如果输入溶液的渗透压大于血浆的渗透压(高渗溶液),血红细胞内的水就会通过细胞膜渗透出来,引起血红细胞的皱缩,并从悬浮状态中沉降下来(胞浆分离现象)。;渗透压平衡与生命过程的密切关系:
① 给患者输液的浓度;② 植物的生长;③ 人的营养循环。; 盐水;故:M=127.8 (g·mol-1);【例】为了防止汽车水箱中的水在266 K时凝固,以无水乙醇(d=0.803g·cm-3)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部分继电器_接触器控制系统课件.ppt
- 第24章大肠肛管疾病护理.ppt
- 第26章_论文写作.ppt
- 第28章经济发展的挑战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版宏观经济学_(浙江财经学院).ppt
- 第23课《经济区域集体化》12_10.ppt
- 第2_3无耗线工作状态备.ppt
- 第29章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萨缪尔逊《经济学》第十八版宏观经济学_(浙江财经学院).ppt
- 第25章_量子力学基础.ppt
- 第2专题价值观及其调整.ppt
- 第2专题先秦散文.ppt
- DB4405T288-2019 嘉氏羊蹄甲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2T 1759.2-2021 生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桃园.docx
- DB3711T149-2023 湿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582-2024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横山羊肉.docx
- DB4401_T176-2022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43/T 2378-2022百合鳞茎腐烂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45T2460-2022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规程.docx
- DB4409T18-2021 黄皮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3701T 485-2024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06T08-2020 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行为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