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第一节 黄庭坚的诗歌
一、黄庭坚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1、生平:《宋史》卷444
“苏门四学士”之一。并称”苏黄“。
“苏门六君子”之一。
苏轼元祐元年冬《举黄庭坚自代状》云:“蒙恩除臣翰林学士,
伏见某官黄某,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瑰玮之文妙绝当世,举以
自代,实允公议(《苏轼文集》卷24);二、黄庭坚的诗
1、浓郁的人文意象。
双井茶送子瞻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磑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2、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
黄山谷的艺术追求:
赠谢敞王博喻
高哉孔孟如秋月,万古清光仰照临。
千里特来求骥马,两生於此敌南金。
文章最怨随人后,道德无多只本心。
废轸断弦尘漠漠,起予惆怅伯牙琴。 ;以右军书数种赠邱十四
邱郎气如春景晴,风暄百果草木生。眼如霜鹘齿玉冰,拥书环坐爱窗明。松花泛砚摹真行,字身藏颖秀劲清,问谁学之果兰亭。我昔颇复喜墨卿,银勾虿尾烂箱籯,赠君铺案黏曲屏。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大字无过瘗鹤铭,官奴作草欺伯英。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卿家小女名阿潜,眉目似翁有精神。试留此书他日学,往往不减卫夫人。;3、“山谷体”的内涵:
A、章法上回旋曲折;
B、修辞上善于出奇制胜;
C、声律上一是句中音节打破常规,二是诗中多用拗句。;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题落星寺四首(其三)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诗人自注:“僧隆画甚富,而寒山拾得画最妙。” ;3句:“藏山”,语出《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
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4句: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中“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
5、6句: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有“兵卫森画戟,燕寝凝
清香”,韩愈《山石》有“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仄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 ;4、晚年诗返朴归真:
雨中登岳阳楼对君山二首
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第二节 陈师道的诗歌
1、生平
2、陈师道的诗
陈师道师从苏轼,诗学山谷体,与黄庭坚并称“黄陈”。作诗追求“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诗风呈“朴拙” 风格。
;;示三子
去远即相望,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第三节 江西诗派的形成与演变
一、江西诗派的形成
1、黄庭坚的诗论及其影响。黄庭坚喜论诗,也喜在理论上指点他人。黄庭坚做诗、论诗皆有一套法则,有利于初学者入门,这使他有为数众多的追随者,确立了他在江西诗派的影响和地位。
;答洪驹父书
驹父外甥教授:别来三岁,未尝不思念。闲居绝不与人事相接,故不能作书,虽晋城亦未曾作书也。专人来,得手书。审在官不废讲学,眠食安胜,诸穉子长茂,慰喜无量。寄诗语意老重,数过读,不能去手;继以叹息,少加意读书,古人不雄到也。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绳墨耳,可更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凡作一文,皆须有 宗有趣,始终关键,有开有阖。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洋千里,要自发源注海耳。老夫绍圣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绍圣以后,始知作文章。但以老病情懒,不能下笔也。外甥勉之,为我雪耻。;《骂犬文》虽雄奇,然不作可也。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 也。甚恨不得相见,极论诗与文章之善病,临书不能万一。千万强学自爱,少饮酒为佳。所寄《释权》一篇,词笔纵横,极见日新之效。更须洽经,深其渊源,乃可到古人耳。《青琐》祭文,语意甚工,但用字时有未安处。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 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文章最为儒者末事,然索学之,又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至于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