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脏骤停的预防和急救综述
心脏骤停的预防和现场急救;我们的人生如此美好!;现代社会的人生烦恼;现代社会的人生压力山大;;猝死是指平时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情况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
有三个特点:①死亡急骤,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猝死的直接机制——心脏呼吸骤停;心脏呼吸骤停的后果;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内因,即体内已有潜在疾病或暴发性疾病存在。
诱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其对真正健康者危害很小或毫无危害,但对于某些主要脏器有潜在疾病、体质异常或过敏者,却能引发内在疾病迅速加剧、甚至死亡。
也有在无诱因作用的安静状况下,如休息及睡眠时发生猝死。;包括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前者最常见,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为多见,还有心肌病,长Q-T综合征,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及主动脉瓣病变等。;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可以迅速出现休克、昏迷,以致猝死。
脑出血:高血压病患者易患脑出血,压迫脑组织而致猝死。
肺栓塞:瘀血形成血栓,栓塞在肺动脉而猝死。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暴饮暴食、酗酒是发病原因。
哮喘:哮喘病人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袭下,突发呼吸道强力收缩,进而不幸丧命。
过敏:青霉素、普鲁卡因易引起药物过敏,造成过敏性休克死亡。
猝死症候群:此病多见于年轻人(17~40岁),死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原因可能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
葡萄球菌性暴发性紫癜:临床表现为在呼吸道感染康复过程中,突然发生病情恶化,病人多死于中毒性休克。
毒品,某些药品过量,也易造成猝死.;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影响全身各个系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Q波与非Q波)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
ACS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存在,继而发生了痉挛、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表现在临床上很多病人会进展到明确的心肌梗死,甚至心脏性猝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脉搭桥( CABG );大脑动脉堵塞——脑梗塞;自发性脑出血;脑动脉瘤破裂并发心脏骤停;猝死的先兆问题,可能有些人会有,但有些没有,主要与基础疾病有关。
恶性的心律失常一般是没有什么先兆的,是突然发作的
大多数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先兆,只是没有在意,例如最近比较疲劳、浑身没劲、胸痛、胸闷或者心慌的表现。
一些常规的检查比如心电图,有的比较典型,有些不典型就不容易看出来;还在不同情况下心电图的表现可以不一样。;怎样预防猝死;要点1:不要忽视定期体检!;要点2: 积极控制和治疗已有疾病!;要点3: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的态度和习惯; 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主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心脏骤停后开始复苏的时间是成功的关键!;心肺复苏成功率;1) 判断环境是否危险(Danger)
2) 判断患者反应 (Response)
3) 呼救/报警(启动EMS系统)
4) 人工循环(Circulation)
5) 开放气道(Airway)
6) 人工呼吸(Breath);生存链;步骤1:判断环境是否安全;步骤2:判断判断病人反应 (R);步骤3:立即呼救;步骤4:人工循环(C)-胸外心脏按压;步骤5: 开放气道( A);步骤6:人工呼吸(B) ;人工呼吸的方法;有条件时强调早期除颤 (D);心脏骤停的类型;早期除颤的理由;手动体外除颤仪;自动体内除颤仪;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训即能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
AED经内置电脑分析和确定发病者是否需要予以电除颤。除颤过程中,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 ;第一次电击所需时间;CPR:尽早除颤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
美国总统克林顿就AED产品致全美人民电台演讲
国会立法,普及推广AED,要求所有公共场所安放AED-2002
美国总统布什任职期间
政府将投资数百万美元支持更多的
公共场所装备AED-2004
;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
AED为2003年十大最佳研究
AED为2004年十大研究进展
公共场所安置AED使SCA患者生存几率成倍增加;AED主要应用的场所;把患者水平放置在无金属物的场地上,移除患者胸部衣服,确保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打开A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