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二、就诊手册
就诊手册
生病总是件令人头痛的事情。患者和家属都希望找一家好医院,尽快祛除病痛、恢复健康。在这里我们为您解答就诊时常会遇到的问题;介绍具有特色的医疗单位、医疗收费基本价格……。给您提供这些信息,使您针对疾病作出选择。
血液一般检验
一、红细胞(RBC)计数
正常参考值
成人 男:429~538万/μl(4.29~5.38 x 1012/l)
女:383~483万/μl(3.83~4.83 x 1012/l)
儿童(依年龄而异) 430~450万/μl(4.3~4.5 x 1012/l)
新生儿 510~660万/μl(5.1~6.6 x 1012/l)
临床意义
1. 生理变化
(1) 初生儿较成年为高;老年人比青壮年者稍低。
(2) 超力型人的红细胞数较正力型和无力型者高,两种体质极端的红细胞之差可达20%。
(3) 妊娠时期血浆量增多而多有稀血症。此外,居住高山因缺氧可引起生理性红细胞增多。
2. 病理变化
(1) 增高见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严重烧伤及休克;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慢性获得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病(肺气肿、严重的支气管性哮喘、矽肺、纤维性肺结核等);异常血红素(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等);其他:肿瘤(肾脏肿瘤、肾上腺瘤、肾母细胞瘤、脑瘤、肝癌、子宫纤维肉瘤、前列腺癌、胃癌、肺癌、嗜铬细胞瘤);肾脏病(肾盂积水、多囊肾、肾动脉狭窄);皮质醇增多症及脾结核等。
(2) 减低见于
①大细胞型贫血: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增加,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或降低。如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之贫血;某些溶血性贫血,肝疾患所致的贫血及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机能低下所致的贫血等。
②正常细胞型贫血:此种贫血之MCV、MCH及 MCHC均正常。如急性失血后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骨髓病所致之贫血。
③单纯小细胞型贫血;此种贫血之 MCV和 MCH均减少,但MCHC正常。如慢性感染、慢性肾疾患等。
④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此种贫血MCV、MCH及MCHC均降低、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维生素B缺乏所致之贫血。
二、血红蛋白(Hb)测定
正常参考值
成人 男:13~17g/dl
女:11~15g/dl
儿童(依年龄而异) 11.8~13.9g/dl
新生儿 16.5~19.5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大致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程度。各种影响红细胞计数的因素也同时影响血红蛋白,但被影响的程度在比例上不一定相称。如在小细胞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常较红细胞数严重;在大细胞性贫血时,红细胞减少程度常较血红蛋白严重。
注; 凡在单位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数值,称为贫血。综合国内调查资料,中国人正常与贫血的分界标准为:男性,红细胞少于400万,血红蛋白低于12g;女性,红细胞少于350万,血红蛋白低于10.5g,即称贫血。
三、白细胞(WBC)计数
正常参考值
成人 4,000~10,000/μl(4.0~10.0 x 109 /l )
新生儿 10,000~25,000/μl(10.0~25.0 x 109/l )
1岁以下婴儿 6,000~18,000/μl(6.0~18.0 x 109/l)
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
(1)剧烈的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都使白细胞增加。
(2)新生儿的白细胞数较成人高,3日后降到每微升10,000左右。
(3)在妊娠期中,白细胞常轻度增多,分娩时增多可能更显著。
(4)慢性特发性白细胞增多症,其白细胞总数可持续在10,000~20,000/μl,但无其他异常发现。
(5)高温作业、饮酒及饭后亦可能有轻度增加。
2.病理变化
增高见于
急性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周身性感染,局部炎症(脓肿、脑膜炎、大叶性肺炎、兰尾炎、扁桃体炎、脓胸、败血症等)以及其他一些细菌感染(如猩红热、霍乱、白喉等)。此外,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酸中毒、手术后、急性失血后、某些药物中毒和烧伤等亦常增高。其中尤以慢性白血病增高最多,有时可达几十万;骨髓纤维化大多在10,000~20,000;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多在12,000~30,000。由于感染等所引起的类白血病反应,有时亦可高达数万。
减少见于
(1)某些感染:细菌(如伤寒、付伤寒、布氏菌病等);病毒(如流感、麻疹、风疹、登革热等)及各种重度感染(如粟粒性肺结核病、严重败血症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