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科疾病诊断、新检查、治疗及疗效判断标准.docVIP

皮肤病科疾病诊断、新检查、治疗及疗效判断标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肤病科疾病诊断、新检查、治疗及疗效判断标准

PAGE  PAGE 48 皮肤病科疾病诊断、检查、治疗及疗效判定标准 ICD–10病名诊 断 标 准检 查 要 点治 疗 原 则住院天数疗 效 判 定 标 准疾 病统计治 愈好 转B00.902002口唇疱疹︵单纯疱疹︶1、多发于口角、口唇皮肤粘膜交接处。 2、先觉轻痒、烧灼感,继而出现群集性小水疱,周围红晕,区域性淋巴结肿大。 3、全程1~2周,水疱干涸结痂,痂膜不愈易复发。一般检查常规。1、按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可用2%的甲紫溶液等外搽。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用左旋咪唑50mg 3/d口服,也可肌注聚肌疮、转移因子等。3~5皮疹消退,一般不留痕迹。B00.902002阴部疱疹︵单纯疱疹︶1、多由Ⅱ型HS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感染发病,发生于龟头、冠状沟、阴唇、子宫颈。 2、皮疹为群集性小水疱易破溃糜烂,发生继发感染。 3、疼痛、腹股沟淋巴结可肿大。一般检查常规。1、按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可用2%的甲紫溶液等外搽。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用左旋咪唑,也可肌注聚肌疮、转移因子等。5~7症状消失,皮疹消退。ICD–10病名诊 断 标 准检 查 要 点治 疗 原 则住院天数疗 效 判 定 标 准疾 病统计治 愈好 转B00.002002疱疹性湿疹︵单纯性疱疹︶1、发生于患有异位性皮炎或其他皮肤病基础上感染疱疹病毒的小儿患者。 2、在原有皮疹部位,出现多数具有脐窝状小水疱脓疱,可糜烂,区域淋巴结肿大。 3、高热和其他全身症状。一般检查常规。1、按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可用2%的甲紫溶液等外搽。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用左旋咪唑亦可肌注聚肌疮、转移因子。7~14体温正常,症状消失,皮疹消退。L00 01109脓疱病与新生儿脓疱病1、好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婴幼儿多见,多发于夏秋季,生后4~10d。 2、初起为红斑或小疱,迅速形成脓疱,周围绕以红晕,破后呈糜烂面,病变发展迅速,可累及粘膜,可结蜜黄色痂,愈后无瘢痕。 3、自觉痒,区域淋巴结肿大。 4、病情重者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或继发肾炎。1、一般检查常规。 2、血BUN。 3、血气分析。1、除去病因,治疗原发皮肤病。 2、面部疗法:先去脓痂(可用3%过氧化氢液湿敷或植物油浸软后除痂)。刺破脓疱,吸去内容物,选用制溶液洗剂、油剂、糊剂、软膏黄连素、四黄散、青黛散油油外敷。 3、全身疗法:对重症伴有发热或淋巴结炎者给予抗菌素及中药、补充营养及维生素等。7~21症状消失,皮疹消退。 ICD–10病名诊 断 标 准检 查 要 点治 疗 原 则住院天数疗 效 判 定 标 准疾 病统计治 愈好 转B02.901002带状疱疹1、可有乏力,局部疼痛等前驱症状。 2、皮损表现为局部红斑,迅即出现成群丘疹小水疱,周围红晕各群水疱之间皮肤正常,数日后水疱干涸结痂,愈后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3、皮损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多为单侧,一般不超过中线,多见于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分布区,区域性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4、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疹出现,年龄愈大疼痛越剧,老年当皮损消退后,可留有神经痛的后遗症,达数月之久。 5、一般极少复发,免疫功能低下,或恶性肿瘤患者可复发。 6、由于机体自身免疫状态不同,临床表现有顿挫型、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泛发型及内脏型带状疱疹。一般检查常规。1、按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 2、维生素B1、B12肌注和镇静剂。 3、中药:热感者用龙胆泻肝汤,湿感者用除湿胃苓汤。 4、症状较重者可用: (1)糖皮质激素口服。 (2)转移因子2ml上臂皮内注射隔日一次。两侧交替共2~3次。 (3)阿糖胞苷,每日2mg/Kg静滴,连用5d。 (4)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肌注,严重者加无球鸟苷,干扰素和聚肌胞治疗。 (5)疱疹后神经痛者可用大剂量维生素E口服,亦可选用卡马西平、阿米替林口服,或糖皮质激素与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6)皮肤病损可用5%碘苷二甲基亚砜溶液外涂。局部外用扑粉加消毒敷料包扎或外涂炉甘石洗剂,如有破溃对症处理,注意防治继发感染。 (7)眼部病损可用0.1%碘苷眼药水、阿糖胞苷眼药水滴眼,每2h一次,加强护理及早邀请眼科会诊。28~30疼痛消失,皮疹消退,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ICD–10病名诊 断 标 准检 查 要 点治 疗 原 则住院天数疗 效 判 定 标 准疾 病统计治 愈好 转B07 04002疣︵寻常疣、跖疣、甲周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等︶注意病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