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家乡变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尔滨的家乡变化

家乡变化 哈尔滨 土木工程学院 建环二班 李晗阳 近几年,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脚步锐不可当,大面积的绿地,无数的高楼大厦,已然把城市打扮得焕然一新,但也难免让人感觉千城一貌、万屋一面。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风格魅力,在它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沿着固有的历史文脉塑造它,才会让这座城市保持着特有的魅力。而我的家乡哈尔滨正是一直保持着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目光,笑迎八方来客。 哈尔滨,是座美丽的北方城市。20年前,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也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20年来,哈尔滨的变化,这变化也正如我们所感受的那样,日新月异。在市中心,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地下新建起?全国数一数二的国际商业城。那一座座新修的线条简洁流畅的现代派高层建筑,给哈尔滨独具特色的欧式建筑风格增添了时代特色。   1984年,松花江上第一座大跨径公路大桥建成了,给哈尔滨这座秀美的城市又增添一份壮丽。现在全方位的水陆空建设使交通更加四通八达,无论是居家还是出游都能让人感到既方便又快捷,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也为振兴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哈尔滨成为东北北部的经济和物资集散中心。 在2010年哈尔滨市政府又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哈尔滨开始了新一轮的变化。2010年市政府投资500亿元,实施打通断头路、建设铁路客站、改造400万平方米棚户区、内河水系治理等14项工程;投资350亿元,打造哈南工业新城;投资19.9亿元,实现科技创新园和产业园两园项目开工面积各100万平方米。北国名城哈尔滨,正在以罕见的气魄,为“十一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以往,哈尔滨的企业项目从工商注册到实现项目开工建设,一共得跑14个政府部门、7个社会服务单位,经历34个办事环节,全程要取得27个审批备案手续。“思想的转变带来了工作方式的新变化。如今,开工手续办理往往是政府推着企业跑,我们对于每个企业入驻的大项目实行全程代办,从头跟到尾。一个项目办下来,大约能省下三分之一的时间。”哈尔滨高开区投资局局长程亚男说。 哈尔滨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方面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在窗口和服务部门大力推行公示制、承诺制和问责制;确定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21条措施,开展了12个纠风专项治理,收费项目由原有的137项消减为84项,成为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收费项目最少的城市;成立哈尔滨市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投诉中心,企业权益得到有力保障。这些超常规的项目审批服务和亲商、帮商、富商的政策不仅使哈尔滨2010年大项目建设的投资额、增速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更坚定了百事可乐、英国联合食品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哈投资的信心。 “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工业新城,科技新城,北方水城”的合理定位——思想大解放不仅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思路,更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大调整。“此次规划摒弃了以往低标准、低水平、城镇化的规划建设标准和模式,充分把握了世界城市发展的脉动,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局长俞滨洋说。 “用20年时间,在462平方公里范围内,依托地缘优势、产业基础,打造一个工业特色鲜明、新兴产业集聚、城市功能完备、城市设计现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国际现代生态工业新城区。”为重振工业雄风,哈尔滨将遍地开花、小而散的工业开发区加以整合,集中优势打造哈南工业新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培育新兴产业。“哈南工业新城是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发展空间、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20年后,这里将成为龙江最大现代产业集聚区、外向度最高的产业投资区、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助推器。” 哈尔滨平房区区委书记刘忻满怀信心地说。 林立的塔吊、穿梭的车辆、轰鸣的机器、忙碌的工人……在哈尔滨松江北岸,科技创新城和北国水城的建设也如火如荼。 如果说“科技兴城”为松北植入了跨越式发展的产业骨架,那么“以水定城” 则谋划了松北未来发展的景观布局。两者一“刚”一“柔”,让叠加而成的新松北既拥有高科技的产业支撑,又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生态之美。 “在这个大院内,居民把自己的轿车停在大街上,把车库倒出来给我们住。干活用的推沙车也是居民提供的,我在哈尔滨市各建筑工地干了6年多了,从来没碰见过这么受百姓欢迎的工程。”谈起哈尔滨开展的居民庭院环境整治工程,来自吉林省公主岭市的工人徐守辉乐呵呵地说。据了解,为解决因“土”致“脏”的城市顽疾,7月1日,哈尔滨打响了裸土地面硬化绿化集中整治战役,力争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重点整治二环以内的裸土地面。目前,哈尔滨市已完成庭院整治1136个,200万老百姓受益。 以往,一提起哈尔滨的交通环境,“翻浆”、“破损”成了代名词。2008年,哈尔滨道路完好率仅为75%,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最后一位。“很多外地客人抱怨哈尔滨的路破,身为哈尔滨人感觉脸上无光啊。”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