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动学研究中的统计距分析
第十二章;学习要求;经典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是以隔室模型理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十分复杂,常需要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而且模型的确定受实验设计和药物浓度测定方法的影响。有时一种药物以不同途径给药,或药物浓度测定方法不同时,会出现不同的隔室模型。一旦模型选择有误时,得到的药动学参数相差极大,故选择最佳模型并非易事。;以统计矩理论为基础的新的分析方法在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时不依赖于隔室模型,而是以药一时曲线下面积为主要计算依据.不受数学模型的限制,适用于任何隔室,故又被称为非隔室分析法。该方法计算简便,很有实用价值。;第一节 统计矩的基本概念;统计矩应用于药物动力学研究是基于药物体内过程的随机变量总体效应考虑的。机体可认为是一个系统,给药后所有药物分子在最终离开机体前都将在体内残留一段时间。就不同分子来说,残留的时间有长有短,因此,药物体内过程便是这些随机变量的总和,药时曲线就可视为一种统计分布曲线。
在药动学研究中,不管何种给药途径或何种房室模型,从统计学上都可定义为三个统计矩: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一、零阶矩 zero moment;时间由0到t*曲线下的面积,可用梯形法求出
外延部分C*/k,其中k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末端直线部分求得的速率常数(lnC-t),国外文献也用λ表示。;二、一阶矩 first moment;同样, 可用梯形法求出,
则可用外推法求出;三、二阶矩 second moment;第二节 平均滞留时间的原理;对一个剂量的药物分子可以按照他们的滞留时间分为若干组i (i=1,2,3, …m),则总的滞留时间是每个组i的分子数ni乘以每个组滞留时间ti的总和,每个组的分子数 ni 的总和就是全部分子数N。
因此MRT就是体内所有分子总的滞留时间除以体内的总分子数。;ni是第i个组分子数
ti是第i个组的滞留时间;可以将药物剂量(mg)转换为分子数,先用剂量(mg)除以1000与药物的分子量,得到药物的克分子数(摩尔数)。然后用Avogadro’s数(即6.023×1023)乘以克分子数就得到药物分子数N。
下面通过iv对MRT的表达式作进一步说明。;符合单室模型的药物静注后体内药量为:;换言之在任何时间t时药物分子消除的速度由下式给出:;因: X0 = C0 V
上式右边用C0 V 代替X0消去V得:
该式分子分母同除以k得到统计矩方程
;因AUC=C0/k, C=C0 e-kt ,因此:
此两式就是一阶矩的表达式。;第三节 矩量法估算药动学参数;对数正态分布的累积曲线,平均发生在样本总体的63.2%处,对于对数正态分布:
因线性药物动力学方程符合指数函数衰减,其“平均”实际上遵从“对数-正态分布”;一、生物半衰期;当 t=0,C=100; t=MRT,C=100-63.2=36.8不管某药的分布特征如何,MRT总是代表静注剂量中消除掉63.2%所需的时间 t1/2=0.693/k t1/2 = 0.693 MRT;平均滞留时间与给药方法有关,非瞬时给药的MRT值总是大于静注的MRT
MRTinf = MRTiv + T/2 T为输液时间
由此可见MRTinf总大于MRTiv
对于多剂量给药,因为有前面给药的残留,所以不能计算MRT;由于AUC和MRT的计算都要用到k值,所以药物的消除必须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二、清除率;三、表观分布容积;静滴:k0 为滴注速度,T为滴注时间,X0为滴注剂量;血管外给药:
研究药物动力学吸收时,一般以ka值或Tmax表??吸收快慢,通过统计矩分析可以估计血管外给药的平均吸收时间(MAT):
MRTni为血管外给药的平均滞留时间:
故MRTni包括吸收与消除的整个过程;;例题;t(h);以后3点进行回归得斜率为-0.118
k=0.272h-1
AUC0→t=57.17,AUMC0→t=389.19
AUC= AUC0→t+Cn/ k=60.48
AUMC= AUMC0→t +Cntn/ k+ Cn/ k2
=450.98
MRTinf=7.46h;MRTiv=MRTinf-T/2=3.71 h
k=1/ MRTiv =0.270 h-1
Cl=X0/AUC=6.20 L/h
;第四节 矩量法研究体内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纺织纤维的可纺性及改善方法.ppt
- 线路施工规范资料汇编.doc
- 线性光耦隔离检测电压电路.doc
- 纸质商业汇票系统业务操作规程.doc
- 练市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电池片项目投资规划书.doc
- 细说数码人像摄影技巧.doc
- 细胞器和生物膜0.ppt
- 经典爱情表述 —— 爱情表白与立体爱情观.ppt
- 经济型酒店收益管理学生讲义.ppt
- 经济常识基本框架.ppt
- 讲稿:深入理解“五个注重”把握进一步深化改革统筹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pdf
- 副市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 2025年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docx
-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docx
- 烟草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docx
- (汇编)学习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发言心得感悟.pdf
- 汇编学习领会在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pdf
- 在2025年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docx
- 书记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委全会上的讲话.pdf
- 党课: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