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均主义到绩效考核:传媒人薪酬制度60年.docVIP

从平均主义到绩效考核:传媒人薪酬制度60年.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平均主义到绩效考核:传媒人薪酬制度60年.doc

PAGE  PAGE 5 从平均主义到绩效考核:传媒人薪酬制度60年   作为传媒企事业单位按劳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工资是传媒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传媒从业人员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其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的重要杠杆。建国后,我国传媒从业人员的工资制度经历了从最初的平均主义军事供给制,到工资制、等级工资制、职务结构工资制和绩效工资制的变化历程。工资从最初的基本生活保障功能到更加注重绩效激励功能,工资的杠杆作用、“保健作用”、激励与保障功能都有了充分的发挥。      供给制向工资制过渡时期(1949~1955)      解放初期,由于多种所有制并存,解放区和国统区留用的新老人员并存,出现了供给制与工资制并存的局面,直到1955年后才开始统一实行工资制。早在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新解放城市职工薪资问题的指示》中就曾明确规定,“原来实行供给制的干部继续实行供给制”。   解放区执行的供给制,“是按照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需要,对革命工作人员免费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一种分配制度,供给范围包括个人的衣、食、住、行、学等各个方面,以及子女的生活、保育费和一些零用的津贴等”。这种供给制是当时军事斗争环境下物资匮乏的特殊情况下的一种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开始在红军中实行,后来推广到机关和企业。在江西根据地时期,供给标准是每人每天1斤4两口粮(此时1斤为16市两――笔者注)和5分钱的油烟柴草钱。新闻从业人员既是宣传员、鼓动员,又是组织员和战斗员,自然与其他军事、行政人员一样实行的是军事化供给制管理。以1943年在苏北根据地创办的盐阜大众报为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报社下设总务科,负责后勤、财务,生活军事化,着统一发给的灰色制服。总务科的同志同时负责服装、牙粉、黄烟的发放,还负责管理报社的会计账目”。   与此同时,对于原国统区的留用人员和1949年10月1日后除自愿享受供给制的新参加工作的人员,都实行工资制。一段时间里,这种两种分配制度并存的情况给解放区进城人员和国统区留用人员带来了分配利益上的矛盾。对于这一点,当时在上海参与文教??统接管工作的夏衍有切身体会。他在《懒寻旧梦录》中这样写道:“解放初期,干部待遇还是供给制,这是从解放区沿袭下来的,在那种特殊情况下,这也是别无他法可行的制度。可是,这就和接管政策中的原技术、艺术人员全部‘包下来’,对他们实行‘保留工资’发生了矛盾。也就是说,‘留用人员’拿的‘保留工资’和党政干部的供给制之间,有了一个很大的差距。大学校长、教授、专家、工程师、名演员,一律拿‘保留工资’,用国民党的金元券折合老区人民币,再折合新人民币,他们每月收入都在200元到500元不等。而从解放区来的和地下党的党政军干部,在一段不短的时期还是供给制,后来改为工资制,也还是‘低薪制’,就是市长、部长、司令员的收入要比工程师、名演员的低很多。这样,党政干部和业务人员之间,就有了各自的看法”。   为了平衡利益分配上拿枪杆不如拿笔杆的、流血的不如流汗的这种倒挂局面,从供给制向统一的工资制转变成为了必然。对于当时为什么要改变长期实行的较能体现平等理念的供给制而向以等级制为标志的工资制转变,毛泽东曾经有过这样的解释,因为进城以后“原来在解放区实行供给制的人员占少数,工厂职工是工资制,机关、企业新增加的人很多,他们受资产阶级影响很深,要把他们原来实行的工资改为供给,也不那么容易”,因此只好迁就现实,做出让步。   为了实现供给制向薪金制的转变,在1950年后开始实行向工资制过渡的供给包干制。1950年7月,财政部在制定的《中央直属各机关一九五零年度暂行供给标准》中,“规定把实行供给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生活费(包括粮食、菜金、煤炭、细粮补贴,鞋袜、棉被补贴,过节费、轻病号补助等项)及其他津贴一律折米包干供给。”标准为,“大灶”每人每月130斤米,“中灶”165斤米,“小灶”225斤米。其他生活费以外的如服装津贴等费用仍然照旧供给。此后,又实行所有生活、津贴费用全部包干的“大包干”政策。   1955年后,由于国家财力好转,供给制人数逐年减少,实行工资制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195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决定将国家机关,包括企事业单位中实行包干制的人员全部改为工资制。此时实行的工资制分30个等级,最高的560元,最低的18元,最高与最低相差31倍。   在新闻出版业中由于专业技术性强,新加入人员和原国统区报纸、出版企业改造留用人员较多,人员来源、构成复杂,实行工资制的人员比例大,因而早就萌发了实行企业化与工资制的设想。此阶段除了在新闻宣传从业人员中逐步确立了工资分配制度,在报社内部是否应该支付稿酬问题上,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