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华鳖池塘仿自然养殖关键技术的论文.docVIP

探析中华鳖池塘仿自然养殖关键技术的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析中华鳖池塘仿自然养殖关键技术的论文.doc

  探析中华鳖池塘仿自然养殖关键技术的论文 摘要:中华鳖的经济价值极高,由于过量捕捞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为了保障产品的自然风味和品质,仿自然养殖将是人工养殖中华鳖的趋势,就仿自然养殖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华鳖;仿自然养殖;关键技术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次生性水生爬行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文化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多年来,由于过量捕捞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野生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而随着中华鳖产业的迅速崛起,中华鳖的产量不断剧增,人工养殖的产品品质也在不断下降。因此,极大地促进了中华鳖仿生态、仿野生、仿自然等养殖技术研究[1-4]。笔者结合多年来对中华鳖养殖的应用研究以及近年来对安徽省不倒翁酒店有限公司大圩农庄、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合作实践,就中华鳖仿自然(仿生态、仿野生)养殖的关键技术加以总结,以供养殖者参考。   1池塘环境选择和装备   1.1养殖池塘的选择   根据中华鳖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的自然生活习性,所选池塘应环境安静、周围没有工业“三废”及生活、医疗垃圾等污染源;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高、光照好;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不超标,水源符合ny5051要求,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二级以上标准,土壤符合gb15618要求。.鳖池面积0.20~0.33 hm2为宜,水深1.2~1.8 m,坡比1∶2.5~3.0,进排水口设置在相对两侧,进排水口用50目双层钢丝网过滤防止鳖外逃及天敌生物进入池中,池埂夯实不漏,防逃设施用石棉瓦材料制成,围墙四周高出池埂50~60 cm,埋入土下30 cm左右。   1.2池塘仿自然环境的组装和营造   1.2.1栽种水生植物。栽种部分苦草、伊乐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莲藕等挺水植物,投放凤眼莲、芜萍等浮水植物,水草覆盖率50%左右。种植合适的水生经济植物,既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鳖池中种植水草有五大好处:一是为鳖提供栖息场所;二是净化水质,增加溶氧;三是作为鳖的天然饵料;四是调节水温,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能有效遮荫降温;五是清洁鳖体。   1.2.2培养鲜活水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下,中华鳖以软体动物中的螺、蚌和底栖动物的幼体为主食。在池中移殖螺、蚌及其他底栖动物和野杂小鱼虾,让其自然繁殖作为中华鳖的天然饵料,投放量1 500~3 000 kg/hm2,5—6月,可将抱卵青虾适量放入鳖池,既能为中华鳖的生长提供活饵,又可在鳖池生态系统中作为生物链的一环,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投放螺蛳既可清除残饵,净化池底,改善水质,又可提供鳖喜欢的活性蛋白饵料,投放前要用8~10 mg/l高锰酸钾消毒10~15 min,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如发现池塘螺蛳数量不多,要适量补投。   1.2.3定期投施有机营养肥料。中华鳖主要生活在水里,养殖过程的水体生态环境和水体营养源很重要。而许多对中华鳖致病的病原体就生活在养鳖池的水环境中,如果水质污染,容易滋生,这是导致中华鳖生病的主要原因。通过定期施肥,培养水质,促进螺、蚌及其他底栖动物和野杂小鱼虾的生长,通过藻类来调剂水质,以遏制致病病原体的滋生,即使是1个月换1次水,水质也不会被污染。如果经常换水,不仅成本较高,还会影响养鳖的生长环境,导致池中应该有的浮游生物不能正常繁殖,无法遏制致病病原体的滋生。   2苗种(幼鳖)的选择与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品种纯正、肢体健壮、鳖体丰满、无病无伤、个体整齐、色泽光亮、反应灵敏的健康中华鳖苗种放养。放养时动作轻快,以避免苗种受伤。下塘前用3%~5%食盐水浸泡15~20 min进行消毒。一般放幼鳖1 500~2 250只/hm2,同时搭配放养越冬鲢、鳙鱼种各300尾/hm2、草鱼种600尾/hm2、黄颡鱼苗种180尾/hm2,为了保证鳖的正常摄食,池塘一般不混养鲤鱼。 3日常管理与饲料投喂   3.1饲料投喂   根据生态养殖原则,投喂的饲料均为天然动植物性饵料。以新鲜野杂鱼虾、螺蛳、蚌肉、动物内脏为主,少量搭配投喂小麦、玉米、南瓜等作为鳖的适口饵料。放养后1周内以喂猪肝为主引诱中华鳖吃食,以后适当补喂小杂鱼、蚌肉等动物性饵料。饵料须投放在平台上,平台以刚露出水面为宜。   坚持“定时、定位、定量、定质”原则。当水温达20 ℃时开始投喂,每天饵料投喂量约占鳖体重的2%~3%,当水温达25 ℃以上时投喂量一般占鳖体重的3%~4%,当水温达28 ℃以上时投喂量一般占鳖体重的5%~7%。为降低饵料系数及避免破坏水质,饵料必须在2 h内吃完。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投喂不同粒径的饵料,前期将鱼虾蚌肉剁成粒径1.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