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华侨移居他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度华侨移居他乡.doc

PAGE  PAGE 5 印度华侨移居他乡   题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华人和华侨,他们不但落地生根,而且日子越来越好,人口越来越多。旧的华侨打拼天下,而新的华人不断跟进,渐有所成,日益壮大。但有一个国家,这里的华人非但没有繁荣壮大,反而日渐衰落,许多人被迫流离他乡,再度成为移民。这个国家就是印度。      印度东部的加尔各答是印度仅次于西部海岸城市孟买的第二大城市,在这个有着1300万人口的城市中,生活着约3000中国人。即便他们加入了印度国籍,即便他们能说流利的孟加拉语和印地语,他们依然说自己是中国人。   在加尔各答采访华人华侨时,我心里止不住的心酸。有人说,只要太阳照得到的地方就有华人,他们就能繁衍生息,越过越好,而且人丁兴旺。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印度的华人华侨与侨居世界其他地方的华人一样,勤劳善良,努力工作,遵纪守法,许多人是在印度出生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华侨,在这个炎热拥挤的海港城市生活了一辈子,早已加入了印度的国籍。即便这样,他们依然没有归属感。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很难融入当地社会,依然感觉自己是异乡人,于是他们和他们的子女在看不到前途的情况下只好被迫再度迁徙他乡,移居他国,离开这个权且当作故乡的地方和熟悉的环境及乡邻,成为新的移民……   从17世纪末开始就有中国人移民到印度,多数是从广东梅县过来的客家人。他们基本上都从东海岸的商埠加尔各答进入,有的继续到其他城市生活,但大多数就在这个繁华热闹的地方扎下根来。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时,又有许多中国人到印度避难。抗日战争期间,印度和缅甸同为英国殖民地,一些缅甸华人不愿受日本统治而大批迁居印度,加上孙立人将军等领导的部分中国远征军在印度休养生息和接受训练,使得加尔各答成了当时中国军人和后勤人员来往的集散地。这时是印度华人的全盛时期。上世纪50年代,在印度的华人华侨共计5万多人。当时中国和印度关系处于蜜月期,印度华人华侨自然安居乐业,甚至乐不思蜀了。但60年代初开始中印两国关系逐渐恶化,1962年10月在边界上发生了一次规模很小的战争后,两国关系更是滑入谷底。他们肆意逮捕华侨华人,把他们关进西部荒漠上的集中营。印度当时还特地通过针对华侨的所谓“加强监视外侨法案”,挤压华侨的生存空间,致使大批华侨被迫返回祖国或移居他国。我在加尔各答采访时,想看看“唐人街”,当地华侨特地带我去了一条名叫“中山街”(或译成孙逸仙街)的街道。上世纪60年代前,这里华人商埠林立,熙来攘往,是名副其实的“唐人街”。但62年后,这里的华人华侨在迫害下和恐慌中四散逃逸,他们将店铺卖掉,有的房屋被当地人占据,唐人街不复存在。我站在街旁,看着汽车和人力车在街上奔来驰去,遥想当年华人的惨状,心里不胜悲戚。在这条街的周围,我还找到了一些落败和冷清的观音庙关帝庙,惆怅和感慨不已。   在这次排华浪潮中,约五分之二的华侨华人离开了印度,另找家园。即便排华运动停止后,由于中印关系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后期一直处于低谷,华人华侨的生活环境和状况得不到改善,一批又一批的华侨被迫再次收拾家当,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到欧洲和美洲去生活,成为新的移民。在过去40年中,印度华人华侨人数减少了十分之九,从过去的5万多人减少到现在的5000人左右。   近十几年来中印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发展,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印度华侨的地位和状况也有一定的改善。那么,为什么至今华人华侨依然不断地抛家舍业,移居他国呢?   面对我的疑惑,旅居印度50多年的加尔各答华人联合会会长刘国赵先生对我解释说,华人华侨长期地位低下,无法融入当地社会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印度华侨就被视为“三等公民”,和印度贱民一样受人歧视。英印当局规定,华侨在街头行走不准集结十人以上,否则要受惩罚。即便现在双方关系改善,华人华侨的地位上升,但由于双方之间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民族传统不一样,使得华人华侨一直只能在华人圈子里生活,看不到光明的前途。比如华人华侨吃猪肉和牛肉,就被食素和敬牛为神的印度人瞧不起。加尔各答的华人华侨多数长期从事皮革制造业,而这在印度被认为是最低等的工作,是最底层的贱民从事的职业。印度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对华人华侨自然从心里瞧不起,加以歧视和排斥。上世纪90年代印度还有约2万华人华侨,光加尔各答就有1万多,华人相对集中的塔坝地区就聚集有8000多华人,而现在这个地区的华人华侨已剩下不到1500人了。   其次,印度虽然这几年经济发展比较快,但总体上来说仍不发达,贫困线以下的穷人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文盲率也高达36%。印度失业率很高,薪水又低,有才华的印度人都大量移居国外,到印度定居的外国人很少。就拿加尔各答来说,是个典型的拥挤不堪和脏乱差的城市。华人集中的塔坝区巷子狭小,方圆不足两平方公里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