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料中的古阿拉伯.doc
PAGE
PAGE 13
史料中的古阿拉伯
《圣经》中的米甸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北地区、今沙特阿拉伯汉志省。《圣经》详述了以色列与米甸之间的、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早期的两场战争:在第一次战争后,米甸由伊维(Evi)、雷肯(Rekem)、提苏尔(Tsur)、胡尔(Hur)、雷巴(Reba)五王分治;第二次战争后,米甸由泽巴哈(zebah)和扎尔穆纳(Zalmurma)两王统治。这表明米甸是由部落或氏族组成的联盟,每一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领导人。一些圣经学者认为这些“王”的名字实际上是米甸城镇或地区名称。第一次战争中,以色列从米甸夺取的战利品有黄金头盔、手镯、图章戒指、耳环和挂饰。第二次战争中,以色列王基甸从死于战乱的米甸人身上收集的耳环价值高达1700谢克尔(shekels,古希伯来钱币),此外,还有其他装饰品、项圈、骆驼链条、祭司圣衣、耶和华雕像等,供奉在??于俄弗拉的圣殿中(《士师记》8:24-27)。从基甸缴获米甸王们的紫色外衣的记载推测,自青铜时代晚期起,米甸人就有渠道获取黎凡特海岸地区生产的高级消费品。根据相关资料中对骆驼的记载,一些学者认为米甸是游牧民族,但关于米甸的城镇和从米甸抢来的可观财富的记载暗示米甸更像是一处城镇人口定居地。考古地面测量表明,古热亚古城是大型的宗教场所之一,拥有大型定居点、低矮的城镇、陶瓷窑场、农田系统、表面清晰可辨的围墙以及独具一格的彩绘陶器。对阿拉伯半岛骆驼驯化历史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米甸人最早使用骆驼进行沙漠运输,这与米甸商人(《创世纪》37:25)将乳香和没药等香料从阿拉伯半岛南部运输和散布到东地中海世界吻合。
除圣经记载外,埃及新王国时期(十九和二十王朝,公元前13或前12世纪)的文献中提到的“首术”(Shoshu)也可能与米甸有关。尽管有环境气候的因素影响,但古热亚等大型城镇的衰落以及米甸人的最终消亡可能终归于埃及权力的式微――埃及势力于拉美西斯六世统治期间(公元前1145前1137年)完全撤离此地。
出自苏尔查阿地区的公元前8世纪中叶的楔形文字资料记载,一列前往沙特阿拉伯重要城址泰马和赛伯伊的沙漠商队受到袭击。200头骆驼以及它们负载的货物――包括蓝紫色羊毛塔其特姆、其他羊毛、铁、帕帕尔迪路石料以及“各种各样的商品”被抢劫一空。蓝紫色羊毛是用地中海蓝色海螺染色,这种海螺来自腓尼基,是腓尼基各城市应亚述统治者的要求交纳的贡品。
公元前733年,关于泰马的记载首次出现。亚述国王提格拉?比里色三世(公元前744前727年在位)在位时期的一段铭文中记载,亚述王在征服阿拉伯女王赛木西后,泰马是向亚述王进贡的许多部族之一。泰马的重要性在公元前694年的文献中得到体现,当时的记载表明泰马的贡品已经通过了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的“沙漠之门”阿卜美德巴里。
亚述的欲望不断增长,意图占领叙利亚和黎凡特地区,征服巴比伦和它的同盟者,控制远距离贸易。沙特阿拉伯北部地区因此成为亚述帝国的垂涎之地。公元前691年,亚述王西拿基列出征阿拉伯半岛北部地区,追击阿拉伯特勒胡奴女王和哈扎艾勒国王至“沙漠中心”阿杜曼图。这是关于沙特阿拉伯北部绿洲定居点阿杜曼图的最早的记载。阿杜曼图即《圣经》中的杜马赫(Dumah),希腊语中的窦马伊萨(Doumaitha),《古兰经》中的杜麦特?占德勒(Dumat al-Jandal),现在的焦夫(Al-Jawf)。女王连同数以千计的骆驼以及大量阿拉伯神祗雕像被掳走,哈扎艾勒国王投降并向亚述王西拿基列献上贡品。尼尼微的一些石珠的题字表明它们是“来自杜马赫的战利品”。
公元前678年,西拿基列之子、亚述王伊撒哈顿返还给阿杜曼图早前被掠走的雕像。与此同时,一位在亚述王官长大的名叫塔巴的阿拉伯公主返回阿杜曼图并登上女王宝座。
公元前677年,哈扎艾勒国王去世。在亚述王伊撒哈顿的支持下,哈扎艾勒国王的儿子尧塔继承了王位,但伊撒哈顿要求尧塔额外交纳贡品,包括10迈纳黄金、1000块半宝石、50头骆驼、1000个装满香料的皮革容器等。虽然代价高昂,但这些贡品物有所值,因为当时乌阿布(Uabu)和“所有阿拉伯人”都反抗尧塔。亚述派兵征讨反抗势力,抓捕了反抗势力头目并将他和他的手下一起带回亚述。仅仅几年后,当尧塔试图摆脱亚述控制时,亚述王伊撒哈顿就以同样的方式派兵抓捕他。尽管尧塔逃避了抓捕,但他的支持者被打败,他的神像被掠走,其中包括一个与维纳斯有关的名叫阿塔尔赛美因(Atarsamain)的女神雕像。
当伊撒哈顿的儿子亚述巴尼拔即位后,尧塔“像上帝一样”侍奉他。亚述巴尼拔返还了阿塔尔赛美因女神雕像。不久,尧塔再次反叛。亚述编年纪在记录公元前649年的这次反叛时,提到亚述军队驻扎到“他的领土”,并派军与他(尧塔)作战,这说明公元前7世纪中叶,亚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