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城保护 延续我们的历史记忆.doc
PAGE
PAGE 9
古城保护 延续我们的历史记忆
阳春三月,西安。
由国际促进传播中心(ICCD)与西安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古城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址选在汉唐古都所在地西安,为研讨会提供了一个十分契合主题的语境。十余位专家与来自西部的数十位媒体记者,环坐一桌共同思辨探讨,古城文化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主任蔡满堂认为,古城保护可以从联合国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里面寻找适合的模式和答案: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陈锋仪教授指出,城市生活的真实与细节往往是许多古城的魅力源泉……
在众多专家的论述中,城市不是简单冰冷的建筑物集群,不是人类生老病死的临时居所,如同世间万物一样,城市也是有着呼吸、脉搏和情感的生命体,她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处房屋仿佛人的血管皮肤,传递着时光讯息,也记载了我们的悲喜离合。而历经岁月风霜依然存留的古城,就像是有着无数故事和宝贵回忆的老人,值得我们景仰、保护和用心阅读。
这里节选两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需要声明的是作者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但记者依然为他们为古城保护所做的细致工作和不懈努力表示由衷的敬佩。我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的他们。
城市记忆是形成一个国家和民族认同性的有力物证
傅崇兰
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李铁映同志,在1983年著《城市问题》一书。1984年1月16日他向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召开的学术讨论会提交了一篇论文,题目也是《城市问题》。文章很短,质量很高,文章开宗明义“城市是一个历史久远的社会形态,它已经星罗棋布世界。人类为自身建立了它,它给人类带来了发展和繁荣,同时它又给人类带来困惑,它问津自然,问津社会。城市向人类提出了无数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城市如何发展,有什么规律,怎样满足人类进步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绵延不绝的记忆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主席在对中国考察之后对城市规划界说“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能够尊重中国文化,
尊重城市原有的特色。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太珍贵了,不能允许它们被那些虚假、肤浅的标准概念洪水淹没。你们要用全部智慧、决策和洞察力去抵抗。”
北京市规划界一位资深专家说:“全国一年都以多少亿平方米的面积在建设,这个数字不能不令人没有紧迫感。从1994年以来的近10年间,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已经不再仅仅是实践的问题。”我们的城市,正在以远离多样性、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特色的方式失去记忆。
世界七大文明中,只有中国古老文明从未中断。我们确实为此引以为豪。但这是老祖宗的功劳,是历史。现实却是,传统文明在城市化过程中还能不能延存下去,已经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实践问题了。
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城市现代化的必要内容
地形地貌、森林水力、河流山脉、居住形态、建筑遗址、公共场所、文化气质、民族情调……城市的记忆无疑是一种复杂的组成。所以,保护规划不能只是文物保护规划。文物的产生和延续本来就不是孤立的。
经济越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就越重要。从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寺庙等建筑艺术精品,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住宅、作坊等;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建筑,到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历史环境,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再发展到一个完整的古城,这是国际上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发展和认识过程。在历史文化保护的进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城市现代化的必要内容。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立交桥、高架路,而是要求完善的基础设施、良
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城市未来的脉络就保存在城市的记忆中
城市的记忆是形成一个国家和民族认同性的有力物证。然而,盲目的建设和更新却往往割断历史的文脉。英国的许多作为产业革命发源地的城市,如英国谢菲尔德市,历史建筑已所剩无几,古城风貌也荡然无存。在德国和奥地利,19世纪末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世俗建筑被拆除,很多情况下仅仅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道路的需求。战争、愚昧和无知给城市带来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及修复对城市造成的伤害是同样深重的。今天,只有在经过了无数教训和挫折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作为一个复杂的组成部分,城市的各要素所具有的种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功能,它们饱含着从过去时代传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