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播玉米苗期蓟马发生及防治的论文.doc
春播玉米苗期蓟马发生及防治的论文
摘要:近年来,玉米苗期蓟马发生危害日趋加重。已上升为当地玉米的一种重要害虫,严重影响本区域玉米产量和农民收入。2005年-2009年笔者连续5年对该虫发生 规律 进行了细致观察调查,提出了确实可行的防治方法在本地重发地进行推广,取得了明显防效。
关键词:玉米;苗期蓟马;防治
山西北部春播玉米区,年均玉米播种面积在230万hm2左右,年产量13亿kg,是山西重要的玉米产区,是广大农民的重要 经济 来源。
1 形态特征
春玉米苗期蓟马主要为玉米黄呆蓟马[anaphothfips obscu-rub(muller)]和禾皱蓟马(franldiniena tenuicornis uzel)。
1.1禾皱萄马
雌成虫1.3 mm~1.4 mm,体灰褐色至黑褐色,头、胸、腹灰色部分不规则,头部在复眼前略呈角状突出,触角8节,第一二节棕褐色,第三四节黄色。胸背板宽大于长。雄虫体长0.9 mm,与雌虫相似,体色灰黄。卵长约0.3mm。宽约0.12mm,肾脏形,乳黄色。若虫共4龄。
1.2玉米黄呆蓟马
雌成虫体长1.2 mm,体色黄褐色,胸北有蝉黑色区域。触角8节。第一节黄白色。第2~4节黄色,前翅灰白略黄,长而窄,腹部第8节后缘梳齿状。孤雌生殖,田间未见到雄虫,卵长约0.3mm,宽约0.12mm,肾脏形,乳黄色。.若虫共4龄,3~4龄已渐变为蛹,接近羽化时带褐色。
2 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
两种蓟马从玉米出苗时即危害玉米。
2.1黄呆蓟马
以成虫在禾本科杂草根基部和枯叶内过冬。春播玉米出苗后从禾本科杂草上迁向玉米。在春玉米上繁殖2代。第一代若虫由5月初发5生,5月中下旬进行危害高峰。5月下旬为2代成虫高峰,产卵和危害均在叶背。卵常产于叶肉内,卵背鼓出叶面,初孵若虫乳白色。以成虫和1.2龄若虫危害,3.4龄若虫即停止取食。
2.2禾蓟马
以成虫在禾本科杂草根基部和枯叶内过冬。成若虫均活泼。多集中于玉米心叶内,喜阴蔽环境,多在叶片正面取食,在春玉米上繁殖2代。发生时期较黄呆蓟马稍迟。
3 近几年观察到的危害特点
(1)世代重叠、虫量大、危害重。玉米苗期田间成虫若虫共生,一般平均百株虫量在1000~1500头,严重的可达4000头以上。虫株率80%左右,受害田率70‰~80%。严重受害田可减产20%~30%。
(2)有群集性和隐蔽性。成若虫平时群集幼苗心叶、叶梢或叶片顶端卷叶中活动为害,借飞翔、爬行或流水传播。
(3)玉米受害轻重同危害期迟早成高度正相关。玉米顶土时被害,可造成生长点被破坏停止生长,茎基部膨大爆裂或分蘖丛生。形成多头玉米失去结籽能力;三叶期被害。可造成玉米叶片皱缩。扭曲而成“捻状”或“鞭状”心叶难以长出。食害伸展心叶时叶片呈现较多银灰色小斑,后呈破裂或断裂状。
(4)玉米苗期蓟马喜欢在阴蔽潮湿环境中生存。因此,河灌区、低洼下湿盐碱地玉米受害更加严重。
(5)蓟马虫体较小,成虫体长仅有1.2 mm~1.3mm,初孵若虫小如针尖。且活动为害部位十分隐蔽。不为人注意,群众有时候以为是种子质量问题而引起纠纷。
4 防治方法
4.1农业防治
(1)选用抗耐病品种,田间调查表明,马齿型品种要比硬粒型品种耐虫抗害。
(2)轮作。实行3年以上轮作可有效减轻危害。
(3)结合田间定苗。拔除??虫苗并带出田间销毁。切不可将虫苗留在田间。
(4)搞好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地头杂草,早中耕,促进玉米早发快长,可显著减轻危害。
4.2化学防治
(1)种子包衣剂中加入60%高巧,每100 kg种子用400 g,防效可达90%以上,提高出苗率7%左右。
(2)当田间有虫株率5%或百株虫量30头以上.可0.067 hm 2 地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g兑水喷雾防治,也可用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0.067 hm 2 地30 ml~50 ml兑水喷雾防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2019年对口升学网络选择和判断题.docx VIP
- 兴陇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骆驼祥子》单选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站铸锻件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湖南选调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课件 PPT.pptx VIP
- 第4课 直面挫折 积极应对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基础模块).pdf VIP
- 广西书院文化研讨.pdf VIP
-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一).docx VIP
- 前十题单选,后十题多选,每题5分,满分100分。.docx VIP
- 12K101-1~4 通风机安装(2012年合订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