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因地而异的达斡尔族音乐.doc
PAGE
PAGE 3
因地而异的达斡尔族音乐
少数民族音乐之旅
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北方民族,共13万余人,分散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个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原因,达斡尔族创造的传统文化(包括音乐)带有明显的地域性。
达斡尔族传统音乐属东亚乐系,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其中以民歌最为丰富。“扎恩达勒”是达斡尔族对民间歌曲的统称,具有山歌体裁的特点,通常在野外劳动时演唱。这些歌曲分为有歌词和仅用衬词演唱的两种,前者多演唱长篇叙事题材,内容有思念亲人、诉说生活苦难或歌颂英雄等,《绍郎与岱夫》和《德莫日根》是较著名的曲目;后者有较强的即兴性,常用衬字有“哪”、“耶”、“呢”、“呀”等。“扎恩达勒”的曲调大多短小精悍,高亢奔放,节奏鲜明,一般使用五声音阶的宫、羽、商、徵调式,旋律句逗分明,结构较方整,以两句体为基础,用重复或加衬词的手法扩充音乐。演唱时常用颤音,特别是乐句末尾的长音由慢渐快,后变为装饰音接下句,结束时皆以下滑音收尾。由于达斡尔族居住分散,各地的民歌风格又有所区别。比如莫边达瓦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民歌音调淳朴,保存了古老的达斡尔音乐特点;松嫩平原齐齐哈尔周围地区的达斡尔民歌受汉族音乐的影响较多,曲调细腻委婉,歌唱性较强;内蒙古海拉尔和新疆塔城等地的达斡尔民歌,则分别受到当地蒙古族和哈萨克族民歌的影响。
“哈库麦”是广泛流传于达斡尔族的一种民间歌舞,不同地区又有“阿旱伯勒”、“鲁日格勒”等称,参加者多为妇女,有固定的三段表演程式,所唱歌曲称“哈库麦苏姑”。第一段是以歌为主的赛歌段,舞蹈动作缓慢,音乐轻柔悠长,旋律缠绵委婉,常唱的歌曲有《五样热情的歌》《美露列》等。第二段是以舞为主的赛舞段,情绪欢快活泼,歌曲旋律跳跃性较强,结构短小精悍,舞蹈动作多模拟生活动作如“洗脸”、“梳洗”、“挑水”等。第三段“郎图达齐”(即“拳击”)是只舞不歌的形式,表演时舞者有节奏地奋力高呼“阿很白”等,做出挥拳相击的动作,最后在众人错落有致的呼号呐喊声中,将表演推向高潮。
“乌春”也称“乌钦”,是达斡尔族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说唱,表演或以说为主,或以唱为主,或一唱到底不插道白,也有用四胡伴奏自奏自唱的形式。“乌春”的内容多是描述劳动生活、赞颂民族英雄、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等,也说唱《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名著。一般长篇的讲唱都有序和结尾,通常只用一个多由“扎恩达勒”演变而来的曲调。曲调与语言结合密切,旋律质朴流畅,随情绪和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吟诵性。
达斡尔民间流传的乐器有“华倡斯”和“木库莲”,前者即四胡,主要用来伴奏“乌春”;后者即口弦或口衔琴,只有一个簧片,音域约有三度,可以模仿各种鸟鸣声,但奏不出曲调。此外,专用于萨满仪式活动中的“浑吐热”(鼓)、串铃、铜镜等,也是达斡尔族所拥有的乐器。不过他们尚未有独立完整的器乐曲。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达斡尔人普遍信仰萨满教,由萨满巫师“雅德根”唱念的歌曲“雅德根依若”便成为达斡尔族宗教音乐的主体。在各种萨满仪式活动中,“雅德根”边鼓、边舞边领唱祷词,众人以衬词帮唱。所唱曲调多来源于达斡尔族的其它民歌音???,一般包括两个乐句;唱词除一些仪式性用语外也常由萨满随口编唱,长短不一。由于萨满歌曲的特殊应用场合和功能,这种来源于民歌的音调被有意夸大和修饰,音乐别具一格,而带上了神秘的宗教色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