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期的外币流通的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后期的外币流通的论文.doc

  清代后期的外币流通的论文 【内容提要】清代后期,各种外国货币在我国许多地区大量流通,占清末全国货币总额的比重超过30%。外币的渗透与侵略活动经常有密切关系,但根本原因是它们适应了我国币制变革的需要,被缺乏货币主权意识的 【英文摘要】in the evening of qing dynasty,various foreign currency lar-gely circulated in chinese regions.they had a proportion of o-ver 30 percent of all currency supply in qing dynastys final stage.their pervation often had close contact ate reason is that they adapted to reform of chinese currency system,and inion idea.foreign currencys circulation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early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curr-ency system.to a great extent,it brought out late qing dynastys currency system reform. 【关 键 词】清代后期/外币/流通   qing dynasty/foreign currency/circulation 【 正 文】   清代后期,巨额的外国货币在 攻克上海,势力迅速扩张,60年代势力达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始终保持一定的升水[4](第150-154页)。.鹰洋也是当时远东地区,包括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南洋、朝鲜、安南等地最好的硬通货。   这一时期,夷钱进一步向内地渗透。咸丰初年在北京查获光中通宝字样的小钱[1](第99页)。   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至清末,外币在华流通获更大发展,呈现多元化状态。   1.外国银元。鹰洋在东亚独步一时,各国政府(或殖民政府)渐自铸银元抵制。而美国羡其利,更仿制一种贸易银元出口远东。这些银元重量、成色都以鹰洋为准,略有出入。于是又有数种外国银元流入 、台湾、山东济南等地、北京附近乡村和四川重庆。在闽广一带势力接近清钱,在台湾和济南也占铜钱的百分之十几。日本宽永钱在江、浙、闽、台、江西甚至重庆的许多地方行使着,但数量不多[6](第884页)。旧式铜钱外,英属香港所铸铜辅币(铜仙)也有一些流入广东,日常贸易中商民间亦搭用[1](第872页)。   以上大略概述了外币在 纸币陆续投入市场,其抵制外币的作用也逐渐显现,不过在辛亥革命前这种作用尚不十分明显。银元铸造权分散在各省政府手中,重量、成色彼此稍有差异,各省又限制他省龙洋的流通,致使彼省之银元,流行于此省者须加贴水,民间显分畛域,仍不如墨银(即鹰洋)之南北通行[1](第807页)。至于各省之公私钞票尤其混乱,信用败坏,不但不能抵制外钞,反倒助长了外钞的势力。外钞之所以盛行,其最大原因尚不在外钞之信用太好,实在乎本国钞票信用太坏。……为渊驱鱼,负责者盖有人焉[12](第897页)。   外币流行的另一个背景涉及主权观念。货币主权观念是近代货币制度的产物, one cent,译曰广东一仙。流通时也作十枚制钱,后来英文改为ten cash(10文)[14](第22-23页)。新铸铜元大受欢迎,先后有11省仿行,制钱因此停铸。孔方兄渐成历史上的名词了。   纸币形制也因外币完全改变。传统纸币为竖式,文字直读,官方纸币票面多印有告示,私票常印有著名文章如《兰亭集序》、《谏太宗十思疏》。围绕票面的是祥瑞符号、图画或经典故事画面[15](第13-15页)。晚清时,外钞流通日益增加,受其影响,甲午战争后   外币的流通还影响到我国货币单位。传统复本位制下,白银称两、钱、分、厘……,铜钱称文(枚)、串、吊。洋钱流行中,因其圆形被称为银圆,派生出单位量词圆,俗省作元。外国银辅币则被称为银角,发展出辅币单位角。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