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检验
PAGE
PAGE 9
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男:4.0~5.5 ×1012/L
女:3.5~5.0×1012/L
童:4.0~5.3 ×1012/L 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红细胞压积(HCT)男0.42-0.49升/升
女0.37~0.43升/升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脱水。减少:各类型贫血随红细胞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80-100飞升小于80飞升则红细胞为小细胞,大于100飞升为大细胞。无论大细胞还是小细胞,都表示贫血,只不过贫血的类型不同而已。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33皮克降低:为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见于缺铁,慢性失血,口炎性腹泻,胃酸缺乏,妊娠,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升高:为大细胞性贫血。见于恶性贫血,叶酸缺乏,长期饥饿,网织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再生障碍性贫血。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
320~360克/升大细胞性贫血时MCHC正常或减小,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时MCHC正常,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MCHC减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11.5%~14.5%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疗效观察、用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用于贫血的分类血红蛋白测定(Hb)男:120~160g/L
女:110~150g/L
儿:120~140g/L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白细胞计数(WBC)
成 人:4~10 ×109/L
新生儿:15~20 ×109/L
增高:生理性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病理性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N0.3~0.7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 增高: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减少: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 E
0.005~0.05
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嗜碱性粒细胞B
0.00~0.01 增多:过敏性疾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其他疾病如糖尿病、传染病如水痘、流感、天花、结核等。减少:无临床意义。淋巴细胞 L
0.20 ~ 0.40
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病毒感染等。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 M
0.03 ~ 0.08 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50~300 ×106/L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血小板计数(PLT)
100~300 ×109/L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出血时间测定(BT) 纸片法:1~5min。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凝血时间测定(CT)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尿常规比重(SG)1.015-1.030 降低:反映远端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见于慢性肾盂肾炎、重金属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肾损害、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肾衰酸碱度(PH)5-7 升高:见于泌尿系感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