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_682593
襄阳市第四十四中学八年级数学学科课堂设计活页 第 周 第 课时
上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星期: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 班级: 小组: 姓名:
笔记栏:
课题:12.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课型:自学+展+评 (新授课) 设计人: 复备人:
学习目标:我能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能运用“SAS”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学习重点: SAS的探究和运用。 学习难点:领会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一、导学(引出课题,解读目标。)
上节课我们知道满足三个条件画两个三角形有4种情形,三个角对应相等;三条边对应相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前两种情况已经研究了,今天我们来研究第三种两边和一角的情况,这种情况又要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两种情况。
二、独学(独立思考,挖掘潜能。)
认真阅读课本P37-38页的内容,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独学阅读后,完成下列思考题。
1、根据课本内容,画出本节课学习要点的知识树。
2、探究一: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1)动手试一试
已知:△ABC
求作:△A1B1C1,使A1B1=AB,B1C1=BC,∠B1=∠B。
(2) 把△A1B1C1剪下来放到△ABC上,观察△A1B1C1与△ABC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3)归纳;由上面的画图和实验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二):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可以简写成“ ”或“ ”)
(4)用数学语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二)
在△ABC和△A1B1C1中,
∵
∴△ABC≌ ( )
3、探究二: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通过画图或实验可以得出:
4、【试做例题】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
5、【自我尝试】如图,两车从南北方向的路段AB的一端A出发,分别向东西行进相同的距离,到达C,D两地.此时C,D到B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
6、【自我尝试】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求证∠A=∠D。
三、互学(交流展示,释疑解惑。):
针对独学内容先对学再群学,学科组长安排好展示内容,先小组内展示。
四、评学(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1.展示中【独学】的4、5、6并归纳规律。
2.【当堂检测】我能行
1、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 = PD,∠1 =∠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所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__,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OA = OB,OC = OD,∠O = 60°,∠C = 25°,则∠BED = ________.
3、已知:如图,AB∥CD,AB = CD.求证:△ABD≌△CDB。
4、已知:如图,AB = AC,AD = AE.求证:∠B =∠C。
五、收获整理(温故知新,巩固提高。)
1、本节课我的收获是:(学到的知识、学会的方法、锻炼的能力等)
2、本节课我遗留的问题有:(不懂得知识、不同的看法、没说的意见等)
六、课后拓展(拓展延伸,勇攀高峰。)
1、如图,已知AB⊥BD,垂足为B,ED⊥BD,垂足为D,AB=CD,BC=DE,
则∠ACE=___________.
2、如图,已知AF=BE,∠A=∠B,AC=BD,经分析 .此时有
∠F= .
3、如图所示,AB、CD相交于O,且AO=OB,观察图形,图中已具备的另一相等的条件是________,联想到SAS,只需补充条件____ ____,
则有△AOC≌△________.
4、如图所示,有一块三角形镜子,小明不小心破裂成1、2两块,现需配成同样大小的一块.为了方便起见,需带上________块,其理由是__________.
5、如图,已知CA=CB,AD=BD,M、N分别是CA、CB的中点,求证:DM=D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