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几何题汇编(91题).doc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中考几何题汇编(91题)

湖北襄阳市47中 朱弟华 PAGE  PAGE 45 2013中考几何部分汇编(91题) A N C B D E F M O O 1、如图,AB是⊙O的直径,AM和BN是它的两条切线,DE切⊙O于点E,交AM与于点D,交BN于点C,F是CD的中点,连接OF。 (1) 求证:OD∥BE; (2) 猜想:OF与CD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AB是⊙O的直径,PA,PC分别与⊙O 相切于点A,C,PC交AB的延长线于点D,DE⊥PO交PO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EPD=∠EDO (2)若PC=6,tan∠PDA=,求OE的长。 3.在△ABC中,AB=AC,∠BAC=(),将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1)如图1,直接写出∠ABD的大小(用含的式子表示); (2)如图2,∠BCE=150°,∠ABE=60°,判断△ABE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连结DE,若∠DEC=45°,求的值。 4.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的⊙O交AC于点M,弦MN∥BC交AB于点E,且ME=1,AM=2,AE=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求的长。 5.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B=45°,P是BC边上一点,△PAD的面积为,设AB=,AD= (1)求与的函数关系式; (2)若∠APD=45°,当时,求PB?PC的值; (3)若∠APD=90°,求的最小值。 6.如图①,在矩形纸片ABCD中,AB=+1,AD=. (1)如图②,将矩形纸片向上方翻折,使点D恰好落在AB边上的D′处,压平折痕交CD于点E,则折痕AE的长为  ; (2)如图③,再将四边形BCED′沿D′E向左翻折,压平后得四边形B′C′ED′,B′C′交AE于点F,则四边形B′FED′的面积为 ﹣ ; (3)如图④,将图②中的△AED′绕点E顺时针旋转α角,得△A′ED″,使得EA′恰好经过顶点B,求弧D′D″的长.(结果保留π) 解:(1)∵△ADE反折后与△AD′E重合, ∴AD′=AD=D′E=DE=, ∴AE===; (2)∵由(1)知AD′=, ∴BD′=1, ∵将四边形BCED′沿D′E向左翻折,压平后得四边形B′C′ED′, ∴B′D′=BD′=1, ∵由(1)知AD′=AD=D′E=DE=, ∴四边形ADED′是正方形, ∴B′F=AB′=﹣1, ∴S梯形B′FED′=(B′F+D′E)?B′D′=(﹣1+)×1=﹣; (3)∵∠C=90°,BC=,EC=1, ∴tan∠BEC==, ∴∠BEC=60°, 由翻折可知:∠DEA=45°, ∴∠AEA′=75°=∠D′ED″, ∴=?2π?=. 故答案为:;﹣.7.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且AC=80,BD=60.动点M、N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D同时出发,分别沿A→O→D和D→A运动,当点N到达点A时,M、N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菱形ABCD的周长; (2)记△DMN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解析式,并求S的最大值; (3)当t=30秒时,在线段OD的垂直平分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DPO=∠DON?若存在,这样的点P有几个?并求出点P到线段OD的距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在菱形ABCD中, ∵AC⊥BD ∴AD==50. ∴菱形ABCD的周长为200. (2)过点M作MP⊥AD,垂足为点P. ①当0<t≤40时,如答图1, ∵sin∠OAD===, ∴MP=AM?sin∠OAD=t. S=DN?MP=×t×t=t2; ②当40<t≤50时,如答图2,MD=70﹣t, ∵sin∠ADO===,∴MP=(70﹣t). ∴S△DMN=DN?MP=×t×(70﹣t)=t2+28t=(t﹣35)2+490. ∴S= 当0<t≤40时,S随t的增大而增大,当t=40时,最大值为480. 当40<t≤50时,S随t的增大而减小,当t=40时,最大值为480. 综上所述,S的最大值为480. (3)存在2个点P,使得∠DPO=∠DON. 方法一:如答图3所示,过点N作NF⊥OD于点F, 则NF=ND?sin∠ODA=30×=24,DF=ND?cos∠ODA=30×=18. ∴OF=12,∴tan∠NOD===2. 作∠NOD的平分线交NF于点G,过点G作GH⊥ON于点H,则FG=GH. ∴S△ONF=OF?NF=S△OGF+S△OGN=OF?FG+ON?GH=(OF+ON)?FG. ∴FG===, ∴tan∠GOF===. 设OD中垂线与OD的交点为K,由对称性可知:∠DPK=∠DPO=∠DON=∠FOG ∴tan∠DPK===, ∴PK=. 根据菱形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