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春酒(琦君)教案.doc

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春酒(琦君)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春酒(琦君)教案

基本信息 年级 初中二年级 学科 语文 教学方法 教师 王亚芳 单位 课题名称 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 春酒(琦君)教案 学情分析 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是本课的学生认知障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导语 (出示云南的歌会图片)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云南是聚居了最多少数民族的身份。他们能歌善舞,以此来赞美自己的生活,他们经常以唱歌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或者歌唱激发劳动热情、或者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   今天我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抒情美妙笔触一起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   2.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三、听课文录音范读,全班齐读 (播放课文录音朗读)   四、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课文分为四部分,总分结构      第一部分(1)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引起下文的叙述。      第二部分(2―3)描写山野对歌。      第三部分(4)描写山路漫歌。      第四部分(5)描写村寨传歌。   五、再次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山路漫歌——这是即兴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2.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学生自评、互评。     六、小结   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我们要反复品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课外收集有关云南民歌的音像资料及当地的民歌民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云南的歌会》,理清了文章脉络、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文章首先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然后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合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答)看来,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云南的歌会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那就让我们继续跟随文学大师沈从文,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吧!   二、赏析品读课文:   1.以不同形式朗读课文三个歌唱场面。   文章对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而在写法上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我们让男同学读第一个场面(第2、3自然段)、女同学读第二个场面(第4段)、最后全班齐读第三个场面(第5段)。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同学们要边做勾画批注。   学生读后,教师评价朗读并引导:虽然同是写唱歌,但侧重点、写法却各不相同,也正是因为这样,文章将云南歌会形式的多样、内容的丰富、个性的独特尽情展示了出来。我们不禁叹服作者的构思是多么精巧!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个场面——山野对歌,去感受那一股扑鼻而来的浓郁的乡土气息。   2.赏读“山野对歌”   教师导读:同学们注意,由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丛林里,所以对歌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这就是“山野对歌”。   我们先来听听“对调子”都唱些什么?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   (不能。“多”说明“对调子”多数以情歌为主,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内容。)   既然“对调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   (或见景生情、或提问、或互嘲互赞)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调子”都是什么大比拼?   (机智才能)   这里作者着重写了“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内容,看看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刻画这个年轻妇女?   (动作、神态、外貌)       其中第三段作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了人物的外貌,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