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sky生化名词解析
12SKY生化名词解释
(翻书翻到吐了,总结到一起好看点。根据老师给的两套复习题后面的名词解释结合书本定义打的,不过有些定义我觉得书本上好像不明晰,就百度了一下呵呵呵。加上页码,方便大家背。看看有什么错误没,发现了群上相互告知下咯。加油!!!!吼吼吼吼!!)
DNA的变性(P92):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形成单链无规则线团状结构的过程。
DNA的复性(P93):变性核酸的互补链在适当条件下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的过程。
分子杂交(P94):在退火条件下,不同来源的DNA互补区形成双链,或DNA单链和RNA单链的互补区形成DNA-RNA杂合双链的过程。
增色效应(P91):核酸水解为核苷酸后,紫外吸收值通常增加30%-40%的现象。
减色效应(P93):复性后,核酸的紫外吸收值降低的现象。
回文结构(书上我没找着,百度的呵呵):双链HYPERLINK /v118459.htm?ch=ch.bk.innerlinkDNA中含有的二个结构相同、方向相反的序列称为HYPERLINK /v408829.htm?ch=ch.bk.innerlink反向重复序列,也称为回文结构,每条单链以任一方向阅读时都是一样的,例如5GGTACC3 5CCATGG3。
Tm(P92):紫外吸收的增加量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值,称为熔解温度。
Chargaff定律(百度的):(1)、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摩尔数相等,即 A=T;鸟嘌呤和胞嘧啶的摩尔数也相等,即 G=C。由此可推导出含氨基的碱基(腺嘌呤和胞嘧啶)总数等于含酮基的碱基(鸟嘌呤和胸腺嘧啶)总数,即 A+C=T+G;嘌呤的总数等于嘧啶的总数,即 A+G=C+T。(2)、不同生物种属的DNA碱基组成不同。(3)、同一个体不同器官、不同组织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碱基配对(P73):碱基之间的互补关系。
等电点(P25):调节氨基酸(蛋白质)溶液的PH值,使其分子上的氨基和羧基的解离度完全相等,即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不向阴极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氨基酸(蛋白质)所处溶液的PH值为该氨基酸(蛋白质)的等电点PI。
肽键(P30):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共价键。
肽链(P31):多个氨基酸用肽键链接,形成多肽,多肽多为链状结构。
肽平面(P32):由于C-N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旋转,使相关的6个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称肽平面。
二面角(百度的):C-C的旋转角为ψ,C-N的旋转角为φ,这两个旋转角决定两个肽平面在空间上的相对位置。
一级结构(P36):指多肽链上各种氨基酸残基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也包括二硫键的数目。
二级结构(P38):指多肽主链有一定周期性的,由氢键维持的局部空间结构。
三级结构(P43):球状蛋白的多肽链在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等结构层次的基础上,组装而成的完整的结构单元。
四级结构(P44):多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亚基)的聚合。或者说,四级结构指亚基的种类、数目及各个亚基在寡聚蛋白中的空间排布和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
超二级结构(P41):指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中的构象单元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结构域(P43):指多肽链在超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成的近似球状的紧密结构。
蛋白质变性(P52):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其分子内部原有的高度规律性结构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都有所改变,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被破坏的现象。
蛋白质的复性(P53):蛋白质的变性,如不过于剧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活性。
分子病(P48):指某种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异常导致的遗传病。
盐析法(P54):用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中性盐使蛋白质产生沉淀的方法。
酶的活性中心(P150):在整个,酶分子中,只有一小部分区域的氨基酸残基参与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这些特异的氨基酸残基比较集中的区域称为酶的活性部位,或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酶原(P172):生物体内合成出的无活性的酶的前体。
活力单位(P176):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将一定量的底物转化为产物需要的酶量。(IU,1IU=1umol/min,这里可能会涉及到计算,上课时老师给过的那道例题会做应该就OK了。)
比活力(P176):规定为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
Km(P161):Km是酶的特征物理常数,在固定的条件下,Km的大小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米氏常数是反应速度为最大值的一半时的底物的浓度。
诱导契合学说(P149):认为酶分子的结构并非与底物分子正好互补,当酶分子结合底物分子时,在底物分子的诱导下,酶的构象发生变化,成为能与底物分子密切契合的构象,从而催化底物的反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