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度普通高考江苏卷详解.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4年度普通高考江苏卷详解

2004年普通高考江苏卷详解 第一部分 第一大题和往年相比,在题型上做了一定的调整。已有六年未考的标点符号又在试题中亮相了。前几年的“语句连贯”,今年没有在考题中出现。下面对各个小题的命题意图和试题答案做一些具体分析。 第1题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今年题干的表述略有变化,“选出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组”这一表述也许是基于每年试题应稍有变化的考虑,但出现在语音题上,又是第一题,似乎没有必要,不利于在紧张的考试中平复考生的心态。 正确选项是D。其中翩跹读xiān,与阡陌、悭吝、谦谦君子、牵强附会读qiān不同。A项的拜谒、哽咽、液晶、弃甲曳兵、奖掖后进都读yè;B项的虔诚、乾坤、掮客、潜移默化、黔驴技穷都读作qián;C项的山麓、贿赂、辘轳、戮力同心、碌碌无为都读作lù。 第2题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和2003年一样,这道题的难度并不高,它要求考生在每组四个词语中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而且有错别字的各组中也只有一个。 正确选项是C。其中有些字具有一定迷惑性,“毛骨悚然”的“悚”容易误写为“竦”,“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辞”容易误写为“词”等。其它的错别字是A项“待价而估”的“估”,应为“沽”;B项“胜不娇,败不馁”的“娇”,应为“骄”;D项“端祥”的“祥”,应为“详”。考题中的错别字都是比较典型的,是平时学生易错的,因此只要学生基本功扎实,就很容易选对。 第3题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由于今年刚恢复考查,难度不太大。考查的内容全是标点符号使用中易错的情况,也是复习中的重点。 A项考查冒号的使用,可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起总结上文的作用。“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桃花、梨花、郁金香三句的总括,所以,最后一句前应用冒号。B项考查顿号、逗号混用时的区别,同类事物列举时用顿号,不同类列举时用逗号,因此,“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之间用顿号是对的,而“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和“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之间就可改用逗号了。C项考查问号。“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是“不知道”的宾语,而不是选择疑问句,所以“调头而去”后应将问号改为句号。D项主要是考查引号与点号的使用方法。“木根也”充当句中“是”的宾语,属于不完全引用,所以逗号应在句外;“今俗语云桩”是完全引用,所以句号应在句内。 第4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准确选用词语的能力。重在考查学生对意思相近的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辨析能力。今年的试题和去年相比,删去了关联词的内容,但相信,高考不会将其遗忘很久。 正确选项是A,“终身”一般指切身的事,“终生”多指事业。题目提供的语境是对于个人的教育而言,所以应选用“终身”。“辨别”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进行区别的过程,“辨认”是在“辨别”的基础上,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根据语境,在相聚时,对小学时的同桌应该不仅仅停留在“辨别”的层次上,还要做出判断,所以选用“辨认”。“品尝”“品评”的区别在于“尝”和“评”,“品尝”是要尝出滋味,而“品评”是要做出评价,因此,对于领略绿茶的妙处,自然应该选用“品尝”更符合语境。 考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不仅在于做适量的词语辨析的练习,还在于平时通过阅读养成勤于思考仔细辨析的习惯。 第5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历年高考必不可少的题型,今年也不例外。只是将“不恰当”换回了“恰当”,避免了去年那种对“恰当”选项质疑的情况发生。B项中的“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这里用来修饰玉雕工艺品,十分恰当,所以是正确的。A项“在劫难逃”指不可避免的灾祸,想逃也逃不了。劣质食品被查出并暴光,不可称之为灾祸。C项“稍纵即逝”的对象一般指时间或机会,不能用于戏剧脸谱。D项“弄巧成拙”是“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语境中家长因望子成龙而提出过高要求,不属于耍弄聪明,此处换成“适得其反”较好。 提高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一要平时积累大量的成语,二要善于分析语言环境。 第6题考查病句。正确的选项是C。A句中“然而”表示对前半句话的转折,而“事实是说明”却承认了前面的偏见。应改为“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偏见”。B项病因是句式杂糅,可说成“其经费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其经费只能来源于国家财政”D项中学生们的种种行为,尽管被认可,但并非正确的做法,与句末的“纠正”的“正”不合。 今年判断病句的这道题目将“结构性错误”和“语义性错误”两种情况组合在一条题目之中,考查方向与往年有了较大的变化,偏重于语言的实际运用,不在典型的语病上做文章,这与考试大纲似乎有点相悖。 第二部分 从总体上来说,今年的科技文阅读比较平和,和前几年相比,难度略有降低。考生对所选的材料“气冰”虽不是很熟悉,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