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代对电及磁现象的观察及应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古代对电及磁现象的观察及应用

1.1 古代对电和磁现象的观察和应用(一) 关于电与磁的现象的最早现实应该归功于古希腊人。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曾叙述过织衣者所观察到的现象,那就是用毛织物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某些轻的物体。琥珀是一种矿物化的黄色树胶,在古代用于装饰。琥珀象金子一样地闪闪发亮,故被称为“琥珀金”(electron),由此产生了“电”(electricity)这个词。 ??? 古希腊人对磁现象也有相当的了解。古罗马的学者普林尼( Pliny, 公元前 23 —前 79 )曾经说过,古希腊人把天然磁石称为“活铁”。在希腊山区,牧羊人喜欢在羊鞭尖上套上一块铁皮,这样可以使羊鞭不至于过早地磨损。有一次牧羊人赶着羊群迁徙牧场,来到一个叫做马格西尼亚的山区时,牧羊人感到羊鞭被什么东西抓住了,不好使唤,牧羊人细心查找原因,发现山上石头对羊鞭尖上的铁皮有吸引力。 当时希腊的牧羊人就称这种灰褐色的石头块为“马格尼特”,“活铁”也因此而得名。古希腊人还发现这种石头有定向作用,把它称作“定向石头”,在拉丁文中叫“ lodestone ”,“lode”即“定向”的意思。 ??? 在古代中国,也早就有关于磁现象以及电现象的认识。这方面的文献和典籍,要比其它文明古国丰富得多。大约在春秋末期(约公元前四、五世纪)成书的《管子·地数篇》,战图时期的《鬼谷子》,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等,都留记述了天然磁石及其吸铁现象,记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指南针“司南”。公元前 127 年,方士奕大以磁石作棋子,使其相互碰击。《淮南万毕术》中记有“磁石拒綦”的排斥现象。 ??? 汉代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对世界上最古老的指南针“司南”作了进一步详细的记述,他写道:“司南之杓,投之以地,其祗指南。” ??? 人们对磁石在防盗、防刺、作战和医疗应用上作过许多设想。《三辅黄图》一书曾有这样的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多次遭到政敌的谋刺,因此在建造阿房宫时,特别命工匠用磁石筑砌北阙门,利用磁石吸铁的作用防备刺客暗藏铁器进宫行刺。《晋书·马隆传》也曾记载:“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锤,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由此可见,晋朝时期在军事上也把磁石派上了用场。 ??? 汉代初期,已有玳瑁、琥珀经摩擦吸引轻小物体的记载,晋朝有“今人梳头、解著衣,有随梳解者,有光者,也有喧声”的记叙。东汉王充(公元 27 — 97 )在《论衡·乱龙篇》中记有“整牟缀芥,磁石引针”一说。这在那时对电、磁现象是两类不同、没有联系的现象的人类认识来说王充能把电吸引和磁吸引并列相提,是很不寻常的。这种电、磁现象相提并论的认识还见于《三国志·吴书》中的文字记载:“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这是说,腐烂的芬革(由于其含水而造成导电性)不被(带静电)的琥珀吸引;一些比较柔软的易于弯曲的金属(如金、铜无永久磁性)不被磁石吸引。晋代张华(公元 232 — 300)曾发现用梳子梳理头发和解脱丝绸毛制衣服时的起电现象,他看到静电火花,听到放电的噼啪声。唐代殷成式发现了用手抚摸活猫会有静电火花产生;唐代张邦基曾发现孔雀毛的静电感应现象;明代的都邛在《三余赘笔》中曾记述了“吴绞出火。吴绞为裳,暗室中力持曳,以手摩之良久,火星直出”的摩擦起电现象。 ??? 中国宋代静磁学取得当时世界上的最好成就。将铁针与磁石摩擦即可获得磁性。《武经总要》还记述了曾公亮的磁化操作过程: ? “以薄铁片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藏”。这段文字说明了要将烧红的铁片作淬火处理,并在冷却时顺着地磁场南北方向,使铁片中磁畴排列有方向性。文中还说明淬火时只使其尾浸入水中数分,整块铁片在水中形成一倾斜方向,这就是利用地磁倾角,使铁片和地磁场方向更接近一些,从而铁片更有效地得到磁场的磁化。 ????沈括在《梦溪笔谈》(巷首四)中还写道:“方家以磁石摩铁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地磁偏角的文字记载。 ??? 对世界文明有重要影响的指南针是中国古代人的发明。沈括指出了四种指南针的安放办法:水浮法,把针放在水面上;指甲法,把针放在光滑的指甲上;碗唇法,招针放在光滑的碗后上;丝悬法,以蚕丝系针腰,悬吊指针。寇宗奭具体指出了水浮法是把针贯穿在数根灯草上而浮托于水面。十二世纪时,宋代陈元靓在《事林广记·神仙幻术》一书中记载有两种指南针:指南鱼和指南龟。前者把磁针放入色形木片内,浮在水面上指示南北。后者招针放入龟形木片内,以竹针作支轴转动而指示南方。丝悬法和指南龟是旱罗盘的雏形,其余的类型发展成后来的水罗盘。 ??? 中国还是最早将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宋代朱懿公元 1119 年在《萍洲可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