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著名产品历史之:百年徕卡.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设计著名产品历史之:百年徕卡

百年徕卡;徕卡的诞生及其时代背景;最早期的相机;1887年英国生产的EUREKA(尤里卡)相机。;20世纪初到徕卡的诞生相机还是以硕大、操作复杂为傲 ;直到徕卡(leika)的出现……;Oskar·Barnack(奥斯卡·巴纳克)在当时是一位极有才华的机械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位摄影迷,Leica照相机的历史就是从他担任Leitz(徕姿)公司研究主任一职才开始的。当时他也是使用笨重的大型相机与三脚架外出拍照,但也沉迷于使用电影机拍摄短片,所以对于拍电影用的35mm胶片是非常熟悉的。他不断地想要研究如何制造一部方便的工具使他能够很方便地在拍摄电影时,有个曝光的参考。于是设计一台小型相机(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小暗盒),使用24×36mm规格的胶片,以作为试拍之用。但他发现这样的小相机拍出来的底片放大後,效果却出奇地好,而且非常轻巧,使得他对这台相机爱不释手,自此之後,他便不断地着手研制新一代的轻型相机。这台使用42mm的镜头、1/40秒的快门速度的“测光机”,就是历史上第一部135(35mm)照相机,也是Leica的第一部照相机。后来人们称之为“原型Leica”(Ur-Leica)。 ;;徕卡早期的相机;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A型Leica相机 ;Oskar·Barnack用Ur-Leica所拍摄的照片 ; 至战争结束后,徕卡公司才将Barnack设计的照相机投入生产,并在1925年莱比锡春季博览会(Leipzig Trade Fair)上正式推出30台A型Leica照相机。这些35mm相机大都轻巧方便,无需像木造大型相机那样使用三脚架,它使摄影师彻底摆脱了笨重器材的束缚,以一种新的角度重新诠释影像。而此时开始,徕卡相机正式在商场上发售。值得一提的是奥斯卡·巴纳克(Oscar·Barnack)是一手将徕卡A型相机推出市场的重要人物,后来的LTM(Leica Thread Mount,螺口型)相机都是跟随着这种机身设计一路发展的,后人为了怀念他的贡献,特别将螺口型徕卡相机成为巴纳克(Barnack)相机。 ; ;当时的徕卡C型相机报道 ;;徕卡M3 ;;徕卡M2/M1;徕卡M4/M5/M4-2/M4-P ;徕卡M4和前面推出的M系列机型有了不少的改进,较大的是改进了装底片的方式,用户只要将底片头夹入固定的轴心即可。另一个改进是卷片的扳手,她的卷片方式和后来流行的手动卷片相机就很接近了。另外,M4新加入了一组135mm的框线,取景窗的倍率和M2相同,有自拍器,快门速度的配置完全按照现在流行的ASA标准。不过奇怪的是这些改进并没有获得较大的市场认可,M4只生产了58 000多台。期间M4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机身,例如M4 enamel或者是因为产地不同(德国、加拿大)而造成的机身差异。 M4的生产时间比较短,从1967年到1975年,这期间出现了M5。 ;徕卡M5;徕卡M6/M6 TTL;M6,这一台被许多徕卡迷认为是仅次于M3的相机,同时,她也几乎是连动测距相机(Rangefinder Camera)的典范。夸张一点说,她甚至可称为“相机史上最强大的连动测距相机”。M6的成功在于她在体积方面延续了M3等上代机型的传统,却又同时加入了TTL测光的便利性。另外,在徕卡M系列机型中,唯有M6采用钛金属的机身外壳设计。 M6从1984年开始生产,至今生产超过100 000台。在现存的连动测距相机中,M6的产量和销售量大概史上最多的了。 ;M6和前代机型最大的差异是取景窗的倍率。M3后的M系列相机取景窗的倍率都是0.72,到了M6终于又有了改变。在1997 年,徕卡推出了配备0.85倍率取景窗的M6 0.85或称M6 HM(HM指的是High Magnification),这款相机没有28mm的框线,因为她有比较大的放大倍率,所以更有些徕卡使用者就以此相机专门安装50mm以上的镜头以增加对焦时的准确性。这种机身在1998年停产,只生产了大约3 000台。原因不是不好,而是在1998年徕卡又给M6注入了新的生命:M6 TTL。 ;徕卡M7;徕卡M7; 徕卡MP;徕卡公司在2003年重新推出了MP。这款相机在技术上相比当年的MP更进步,质量更加完美,她给摄影家带来了更贴心的设计,操作更加完美。最新推出的 MP又一改M7的电子化趋势,再度回到那些追求完美和自我实现的摄影家的最爱——一部纯机械的相机。在数码普及的今天,徕卡仍然有这份坚持,确实让人肃然起敬。 徕卡MP的设计是将机身回归到单纯的对焦、快门和光圈三大主轴。这些功能完全由摄影者自己来控制,摄影师完全可以依照个人的喜好以及技巧来充分展现个人的创意,而无需去钻研相机复杂的功能。MP采用全金属机身,外观和早期推出的M6几乎一样。这款相机有两种不同的版本,包括银黑相间以及全黑色的。 ;徕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