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语言(自制)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语言(自制)选编

鉴赏诗歌语言;;一、鉴赏用词之妙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①。 暂去还来此,幽期②不负言。 【注释】 ①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  ②幽期:再访幽居的期约。言:指期约。 ; ………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朱光潜《咬文嚼字》;例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2011天津卷) 骤 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 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例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问:第三联中“穿”、“数”二字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情绪或心境?(4分) 答 :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 ①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2分)。 ②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2分)。; 例4、 (2004全国)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 兰 花 慢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问: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 ①闹,热闹之意;②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还可想到花下游人如织)?;③描绘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象,表达了对春景的喜爱之情,也间接表现出欢愉 的情绪。 ;问: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分) ;;例8、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广东)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ráo)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1)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例7、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问: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例9、阅读下列一首诗,按要求作答。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①。 【注】①“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 1、将第二联的“一枝”改为“数枝”好不好?为什么? 答:①不好。② “一枝”是点睛之笔,极为精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