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和腾讯之争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林江薇 罗俊伟 戴俊波 江之龙 谢思义 林剑英 林华贵 苏阿阳 郭淑明 本期作者:林江薇 腾讯与360之争始因 此前一直搞不懂,一个是聊天软件,一个是杀毒软件,不相干的甚至是可以共赢的两个客户端,怎么就你死我活了? 奇虎360与腾讯在今年年初结下的恩怨,经过长达10个月时间的拉锯战,终于在10月27日以“强制用户弹窗”的形式爆发,双方的“口水战”演变成了“弹窗战”,而前段时间一则腾讯将在所有安装360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的声明,使其两者的战争达到高峰。腾讯与360两家公司经营领域虽没有交集,但同样采取了“免费”的商业模式,随着双方的不断扩张,竞争日益剧增,无可避免,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11月3日消息,腾讯今日发布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表示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例如以下公告: 亲爱的QQ用户: 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的向您致歉。同时也把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写在下面,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腾讯和360之争发生后,让人从不同的角度和态度去看和思考这件沸沸扬扬的纷争! 思考一 从营销角度看腾讯360之争 自从腾讯与360起纷争以来,腾讯一直处于弱势。“扣扣保镖”的推出,腾讯更为被动。360用“扣扣保镖”,击中了腾讯的软肋。为了彻底封杀360,腾讯出了一“狠招儿”——在装有360产品的电脑上停用QQ服务。此招一出,很多用户卸载了360的相关产品,腾讯似乎胜利了。事实上,腾讯彻底的败在360手中。虽然腾讯让QQ用户卸载了360,可矛盾已经集中在腾讯一家身上了,360渔翁得利。 腾讯在装有360产品的电脑上停用QQ服务,大有曹操当年挟天子令诸侯之风。不同的是,腾讯在挟用户对抗360。追根溯源,腾讯这一招,是挟用户令用户,最终只能换来用户对腾讯的鄙视。腾讯掉进了360精心设计的陷阱中。先是借“扣扣保镖”激怒腾讯,然后逼腾讯出狠招。在腾讯出招后,360于11月个高调声明。很完美的一个市场营销,很好的一场公关。既博得了用户的认可,又打击了腾讯。 透过腾讯与360激烈博弈一事儿,腾讯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劣势暴露无遗。在公关营销方4日晚发表声明,与腾讯QQ恢复兼容。这一高调声明出来后,腾讯更为被动。再次回顾腾讯与360的这次纷争会发现,360在公关方面是步步为营,一步一步把腾讯引到了圈套里。激怒腾讯与QQ用户为敌后,再来一面,腾讯很嫩,公关业内资深人士高胜宁在微博上如是说。如果腾讯现在仍意识不到公关的重要性,意识不到公关的价值,腾讯将来会败得很惨,因为腾讯得罪的人很多。一旦这些人团结起来围攻腾讯,腾讯的日子还好过吗? 思考二 从腾讯与360之争看中国企业竞争暴烈化 电脑终端软件的两大品牌360和QQ自9月份相互指责对方侵害消费者利益,标榜自己才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斗士,10月份双方员工在央视的节目录制现场面对面互骂,就差上演全武行。争斗在11月初急剧升温,全国电脑用户的桌面被迫加入成为双方的战场,QQ弹出窗口要求用户二选一删除360,360弹出窗口指责QQ。商场如战场,参战方个个火气十足,人人手段粗暴,轻则上演口水战,重则场面跟黑社会有一拼。而作为被争斗各方忽略,却被挟持旁观的消费者不由得质疑:竞争如此暴烈,是国内市场太拥挤了吗?是企业的发展潜力终于后续乏力了吗?是被我们宠坏了吗?还是缘于游戏规则的缺失?难道这就是中国企业的真实素质?为什么消费者的利益总被忽视被拿来当成战斗的武器?继续下去,中国企业会成为什么样子?他们凭借什么跟跨国同行们竞争? 零和游戏心态作祟,人为加剧竞争状态 中国人缺乏合作精神,即便不合作,也很难容忍对手。家电、IT、消费品、制造业,我们只看到了合作伙伴分手的新闻,能够多年维持合作关系的例子实在太少。每个人都喜欢当老大,这无可厚非,但中国市场如此之大,是否非要把对手踩到脚下,甚至踩死才算安心呢?跟你上下游的企业是否也非要把他们榨干为止?既然使用你360或QQ会带来这么多麻烦,那我就改用其他……所谓损人不利己便是如此。 心浮气躁赚快钱,核心竞争能力缺失,是导致竞争恶化的根源 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才30年,而英国有100多年,法德也有80多年,中国的房地产、建筑行业在制造多么惊人的财富浪费?!有人关心有人监督吗?大环境如此,企业更不会有长远打算。所以富士康在深圳混不下去,照样有多个省市抢回去当成香饽饽。从家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