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鉴赏试卷2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鉴赏》试卷二十一 一、 (1)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2)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3)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 (4)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与理论。 二、 (1)怎么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2)试分析《呐喊》《彷徨》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 (3)对《阿Q 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 以评析。 (4)略评《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5)就《野草》中某一篇散文诗,写一篇鉴赏短文。 (6)鲁迅杂文(连同鲁迅)历来多遭受否定以致辱骂,从当年的“刀笔吏”(“现代评论派 的君子”语)、“睚眦必报”(“创造社的才子”语)、“不满于现状的批评家”(“新月派的绅土”语),到当今“鲁迅好骂人”之类,从未停息。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结合对鲁迅杂文批判性、异质性的评析,说明你的看法。 (7)试评鲁迅杂文“砭锢弊常取类型”的特征。 (8)试评鲁迅《故事新编》中“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及其审美效果。 三、 (1)概述“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流脉与开放性状况,并和古典小说比较,简要说明初期现代小说在叙事结构与文体方面的创新。 (2)以冰心的《超人》为例,分析“五四”时期问题小说兴起的原因及其作为一种写作风潮的时代特征。 (3)试评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4)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是如何界定乡土文学”的?试结合王鲁彦、台静农或其他作家的创作,来评析20 年代乡土小说的流派特征。 四、 (1)以初期白话诗、郭沫若等的自由诗、前期新月派以及早期象征诗派为主要的“点”, 大致勾勒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新诗的流变线索,并简评不同阶段新诗潮流彼此间的承传关系。 (2)简评胡适“作诗如作文”的主张及其文学史意义。 (3)简评新月派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与创作实践。 (4)评析李金发的《弃妇》,并由此论述早期象征诗派的艺术追求,及其在新诗艺术发展中的价值。 五、 (1)试论郭沫若《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2)简评泛神论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并说明郭诗如何代表“五四”时代的精神特征。 (3)就郭沫若的《天狗》(或《凤凰涅架》)写一篇赏析短文。 (4)简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六、 (1)鲁迅在30 年代曾这样评说:“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试借用鲁迅的评价,并结合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说明“五四”散文格外发达的状况及其原因。 (2)试评周作人的散文观,及其小品文创作的主要特色。 (3)从散文语言运用和文体创造方面比较评析冰心与朱自清的创作风格异同。 七、 (1)简评田汉早期戏剧的基本主题与艺术特色。 (2)简评丁西林对现代话剧艺术的贡献。 八、 (1)简述30 年代初鲁迅与新月派的论战。 (2)简评“京派”(可以朱光潜、沈从文等为中心)的文学观。 (3)应如何评价“左联”的历史贡献? (4)联系创作,概述30 年代左翼、京源与海派三大文学派别(潮流)之间对峙与互相渗透的状况。 九、 (1)为什么说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在30 年代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 (2)茅盾曾自评其《子夜}说“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评说?结合对作品的分析,阐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 (3)试从题材、人物塑造、结构和心理描写等方面,评论《子夜》的艺术特色。 十、 (1)试分析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构成,并阐说其创作的文化批判视野。 (2)试评《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多重含义。 (3)分析老舍作品“京味”形成的主要因素。[必读作品与文献]《骆驼样子》《月牙儿》《断魂枪》 十一、 (1)简评巴金小说《家》中的觉新与觉慧两位人物形象。 (2)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的性格内涵。 (3)结合具体作品,比较分析巴金前期与后期创作风格的异同。 十二、 (1)试评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 (2)结合具体作品,比较评析沈从文写湘西与写都市这两副笔墨的文化内涵及其得失。 十三、 (1)简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的矛盾性与时代色彩。 (2)比较分析沙汀与张天翼的讽刺艺术。 (3)评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 (4)为什么说30 年代上海风行的“新感觉派”是现代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流派? (5)比较评析沈从文、芦焚与废名各自笔下的乡土田园艺术世界。 (6)略评李劼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的形象。 第十四章、 (1)简评30 年代两大派别的诗歌竞存局面。 (2)比较评析前后期新月派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倾向。 (3)结合具体的诗歌评析,论述戴望舒二三十年代诗歌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