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福州城市规划史》课件
浅析福州城市规划史;演示大纲;
一.城市概况
福州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
部,地处闽江下游.作为福建省省会,福
州市东临东海和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
海相望,西邻三明地区,北接宁德地区,
南连莆田市,为全省水陆运输的交通枢
纽和防卫门户.; 二.近代前城市形态演变
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八闽都会,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福州古城始建于汉初,经历了汉冶城、晋子城、唐罗城、梁夹城、宋外城、明清福州府城等历史演变过程。
1.汉冶城的创建
汉代冶城是福州城市发展的开端。冶城,建于西汉刘
邦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统一全国后,因
闽越王无诸佐汉灭秦有功,所以封无诸为闽越王。无诸
建立了闽越国的都城——冶城,是为福州城市之始。
2.晋子城的迁建
晋子城是晋太康三年(282年)太守严高将都城南迁后所
筑的城市,此后历代福州城址都是在晋子城的基础之上发展
3.唐罗城
唐代福建由于偏安一隅,人口的增加及社会经济的发
展对城市建设促进了城市形态的变化。出于守地养民的目
的,在子城外环建造罗城。
;5.宋外城
宋代福州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
荣,政治地位也进一步提高,促进了
城市建设的发展。北宁开宝七年(974
年),福州刺史钱昱出于加强防御,
又增筑东南夹城,称为“外城”。;三.形态演变特征分析
1.城市地域空间扩展特征
自汉冶城的建立到清末,福州城市地域空间不断扩展变化。
(1)由北向南,从中轴线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发展。
(2)城市用地超出城垣所限后,在城外扩展。明清时期,在城外南部沿江地块形成较为独立的用地组团,城市用地呈跳跃式扩展。
(3)在城垣内部亦同时不断地进行内向填充式扩展。城市用地形态从封闭发展到封闭与开放相结合。;2.城市竖向空间形态演化特征
(1)三山:屏山、乌山和于山形成城市中的三个制高点。屏山为主位,位于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城市主干道的重要对景点。乌山、于山在城市南部呈中轴对称拱卫左右。(2)两塔:与位于乌山和于山山麓的坚牢塔和定光塔形成 “三山两塔”的城市空间格局。(3)一楼:位于屏山山巅的“镇海楼”为城市的重要景观点和标志点,并与两塔形成景观视线通廊,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的天际轮廓线。
以山体为依托,“三山两塔一楼”与低平的房屋,优美的建筑封火山墙,鼓楼,城门楼形成对比,构成了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形态。;3.城市功能结构演化特征
近代之前福州城市功能分区一直都较为明确,总体上呈政治行政中心位北,商业经济中心位南的布局。城市的商业经济中心的演化呈现沿城市中轴干道不断向南移动的特点。逐渐形成“城”与“市”分离的布局。
此外,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的功能结构要素也日益复杂化,建筑类型也不断丰富。
早期的城市如晋子城,郡衙在城市北部居中,城内设置有庙舍、坊市、城隍庙等,手业工作坊及主要商业集市沿大航桥河两岸布置。
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城市中修建了大批的寺院、佛塔,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格局。
宋代以后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分工的细致,城内外设立了各种工场、仓库等。
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中出现了工商业专业街市和会馆。
清朝城市中出现了占地面积较大的满洲营,对城市形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代城市发展
中国近代城市是在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
件下发展过来的。l840年爆发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
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l844年7月3日福州
正式开埠,自此福州开始了坎坷的近代化历程。
一.晚清时期(1840——1911)
1.外人居留地形成,中心城跨闽江分片式发展
鸦片战争后。福州成为首批开埠的城市之一,
较早地开始了城市的近代化历程。仓前山简称
仓山,位于福州闽江南岸的南台岛的中部。自
1844年至1911年先后有l7国在此设领事馆,仓
前山于是发展成为外国人集中的居留地。;2.台江商业区兴盛,“城”与“市”相分离格局定型
福州开埠以后,成为了西方殖民者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地。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台江商业区更加繁荣,商贸愈加繁忙,商行会馆林立商业网络日臻完善。台江作为福州商业经济中心的地位日益巩固。至此,自宋代以来福州“城一与“市相分离的格局基本定型。
省内外各地在福州所设的会馆,具有各地不同的建筑型制和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福州建筑风格的多样化,也促进了建筑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3.马尾船政工业区的形成,
市区空间向闽江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