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古代中国名画鉴赏4.doc.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古代中国名画鉴赏4.doc

27.《富春山居图》·局部/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28.《幽涧寒松图》/元 倪瓒 此幅是为友人周逊学所作,并题五言诗:秋暑多病暍,征夫怨行路。瑟瑟幽涧松,清荫满庭户。寒泉溜崖石,白云集朝暮。怀哉如金玉,周子美无度。息景以桥对,笑言思与晤。倪瓒清高持节,一生不仕,他白眼视俗物,清言屈时英。富贵乌足道,所思垂今名。倪瓒此幅,笔墨无多但意境深幽,疏而不简,简而不少。他的这种笔简形具,注重抒写性灵的画格被后人称之为逸品。到了明代,更是江南人家以有无为清浊,其清标高格,在历代文人士大夫心目中始终被尊为高士中的高士。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9.《青卞隐居图》/元 王蒙 《青卞隐居图》画于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是元末著名山水画家 HYPERLINK /doc/3214608-3387801.html \t _blank 王蒙的代表作。画面描绘卞山高峻巍峨的气势,并渲染山深林密的幽寂气氛。此图技法丰富多样,集中体现了王蒙的艺术风格,明董其昌推崇为天下第一王叔明。作品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这幅画先以淡墨勾皴,而后施浓墨,先用湿笔而后用焦墨,层次分明。山石树木都有润湿之感。山头打点,变化尤多,有浑点、破竹点、胡椒点、破墨点,表现出山上树木茂密苍郁。全图不多渲染,其深远之处,有条不紊,充分呈现出空间的深度。 30.《朝元图》·局部/永乐宫壁画 朝元图为永乐宫壁画的一部分,是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典范。三清殿为永乐宫的主殿,集中了永乐宫近一半的壁画,《朝元图》为其主要内容。朝元即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壁画上有泰定二年(1325)及河南 HYPERLINK /doc/7657003-7931098.html \t _blank 马君祥、长男马七 HYPERLINK /doc/5277002-5511126.html \t _blank 待诏等题记,由此可见这幅图的作者是名不见经传的民间画工。画面上共有人物 290个左右,以8个高3米的主像(南极、北极、东极、玉皇、勾陈、木公、后土、金母)为中心,其余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 位主神。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画中主像庄严肃穆,群像环立,形象丰满圆润,个个神采奕奕,无一雷同。他们之间有的对语,有的倾听,有的沉思,有的注视,神情姿态彼此呼应,成为有机的整体。 31.《墨梅图》/元 王冕 王冕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是元代画苑中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所画的《墨梅图》,神韵秀逸,令后人叹赏不已,对明清画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画中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图作倒挂 HYPERLINK /doc/4058438.html \t _blank 梅。枝条茂密,前后错落。枝头缀满繁密的梅花,或含苞欲放,或绽瓣盛开,或残英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犹如万斛玉珠撒落在银枝上。 HYPERLINK /doc/2172628.html \t _blank 白洁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干枝相映照,清气袭人,深得梅花清韵。干枝描绘得如弯弓秋月,挺劲有力。梅花的分布富有韵律感。长枝处疏,短枝处密,交枝处尤其花蕊累累。勾瓣点蕊简洁洒脱。 32.《风雨归舟图》/ 明 戴进 《风雨归舟图》这幅画描绘暴雨降临的瞬间,风雨交加,江面上小舟颠簸摆荡,行人迎风而行的情景。画家运用宽阔的湿笔,快速斜扫过画面,表现大雨滂沱如泼、雨雾翻腾的撼人气势,同时他也画出翻折的树叶、芦苇,和逆风行走的小舟形成一种垂直逆向,加强整幅画的动势。画面用笔刚劲犀利,气势雄壮,以大斧劈带水墨破刷出的山石,生动地表现出瘦硬多棱角的特征,强烈地显示了山石的质感、立体感。 33.《庐山高图》/明 沈周 《庐山高》是中国明代画家 HYPERLINK /doc/5568758-5783935.html \t _blank 沈周的著名国画作品。该画为长轴,纸本设色,纵193.8 公分,横98.1 公分,原属北京故宫旧藏,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庐山高》是沈周为他的老师陈宽(醒庵)70岁生日祝寿,凭借想象而创作的一幅国画精品。时年沈周41岁。沈周的山水画以北方画风特有的遒劲、浑厚之气,表现南方山水秀美、凄迷之韵,使南北画风有机融合,又各尽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