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第七课《短文两篇》教案(人教新课标).docVIP

七年级语文上:第七课《短文两篇》教案(人教新课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7课《短文两篇》教案 行道树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朗读训练。 2.理解行道树的喻意:无私奉献者。 3.学习在比较中刻画形象的方法。 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2.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预习: 查字典,处理字词。 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了解作者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 当我们每天早上乘坐公交车,或者骑在自行车上来上学时,你有没有注意马路两边行道树?曾经注意到的请举手,说一下你的感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台湾作家张晓风写的散文《行道树》。看看究竟行道树为什么能吸引作者的目光。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作者情况:(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展示课件,补充) 张晓风: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江苏铜山人,1941年生于金华。60年代中期,她出版了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在台湾文坛一举成名。张晓风是位创作领域广阔的多产作家,60年代中期以来,她写了不少剧本和小说,而散文一直是她喜爱的文体。自70年代中期以后,散文成了她写作的主要文体。迄今,她已经出版了10余本散文集,有《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黑纱》、《再生缘》、《给你,莹莹》、《步下红毯之后》、《安全感》、《诗与眼睛》、《三弦》、《我在》、《动物园的祈祷室》、《你还没有爱过》、《非非集》等。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学习小组展示诵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3.字词处理(出示课件检查预习情况)。 堕落? 点缀? 苦熬? 贪婪 4.再读课文,思考: ①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什么???? ②寻找文章的中心句。 预设示例:★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文章的中心句出现在第三段:“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这是一个人生哲理,这篇短文就是表达这个哲理的。 ★借行道树的自白来赞美无私奉献的人的崇高精神。 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三、质疑探究(此环节教师可让学生提问题师生共同处理) 预设问题: 1.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2.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板书) 采用了对比手法: ①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②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对比。 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忧愁的是,城市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 4. “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关键是要找出文中行道树感到痛苦的地方在哪里?) 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总而言之,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因为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他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因为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早已不珍惜清新了。 (你们知道哪些不在恶运面前低头,勇于自我挑战的人吗? 海伦·凯勒。 霍金。张海迪。 这些都是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的人,也是拒绝平庸的人。) 四、拓展延伸: 1.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构成一组排比: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将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示例: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将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 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将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我将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行道树身上看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其实,无论我们个体生命多么渺小、普通,我们都应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让人生过得有意义。 作业: 行道树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人或事物?为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点? 第一次真好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朗读训练。 2.体会作者对材料的详略处理。 3.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2.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预习: 查字典,处理字词。 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第一次”是多么美好的字眼呀!人生有许多第一次,人类也有许多第一次,你的童年生活也会有许多第一次,请谈谈你的感受。是呀,正是这些珍贵的第一次,才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台湾女作家周素珊的文章《第一次真好》,看看作家对第一次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1.读一读,写一写(教师出示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