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是位居 世界第二的汽车生产大国,汽车产业是日本的支柱产业。2002年,包括两轮车在内的日本机动车出口总值为43万1630亿日元,占整个制造业出口总值的16%,占整个机械工业总值的35%。汽车产业是支撑日本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从世界范围看,2003年,日本国内汽车的生产量为1029万辆,占全世界汽车总产量6065万辆的17%。1993年,日本一直保持的汽车生产量世界第一的宝座被美国夺走后,现在的汽车生产量仅次于美国(1207万辆),居世界第二位。
最让人注目的是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国际上不断进取。丰田汽车公司及其子公司日野汽车公司、大发工业公司组成的汽车集团,在2003年的生产总量达到了682万辆,首次超过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仅次于生产量为824万辆的通用汽车公司,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公司也因在美国等地的RV车(Recreational vehicle,即休假用多用途汽车)的畅销,以296万辆的生产量,继福特公司、大众公司(VW)、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法国标致雪铁龙公司之后,跃居世界第七位。曾经一度陷入财政危机的日产汽车公司,在法国雷诺出身的戈恩总裁的领导下,成功改组了公司框架,重新以297万辆的年产量,夺回世界第八把交椅。索尼公司、松下电器产业和日立制作所等公司,过去曾经引领过世界电子技术,现在却让位于美国的英特尔公司和韩国的三星公司,开始步人后尘。汽车产业成为日本为数不多的占国际领先地位的产业之一。
国际化及结构重组让企业再获新生
美国的3大汽车企业的穷追猛赶,1995年1美元兑80日元的日元超级升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金融系统的动荡不安,这些让日本汽车产业陷入困境。日产汽车公司由于在美国的销售萎缩,造成大幅度经营赤字,金融系统的动荡更让该公司雪上加霜,资金筹措非常困难。日产无奈之下开始摸索与戴姆勒-奔驰及法国雷诺的资本合作,1999年日产与雷诺签定国际合作合同,雷诺资本注入到日产中,日产则并入雷诺麾下。
东京银座,日产公司总部
已经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中独立出来的三菱汽车公司,由于汽车召回问题及在美国的销售不善,公司的经营困境大白于天下。2000年,三菱汽车决意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进行合资。铃木汽车公司和富士重工业公司也选择了与美国通用公司(GM)合资,结果使原有的11家汽车公司体制分崩离析,日本的汽车产业变成两大阵营,一个是由丰田汽车集团(丰田、日野汽车、大发工业)和本田公司组成的民族企业阵营,再一个是外资阵营。外资阵营包括与雷诺公司合资的日产汽车、与美国福特合资的马自达、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合资的三菱汽车,以及与通用汽车合资的五十铃、铃木及富士重工业。
在这种形势下,处于劣势的日本汽车制造商能够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他们选择了国际化和结构重组的方法。
日产公司总裁兼CEO, Carlos Ghosn
丰田汽车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在美国的生产,并着手在法国及亚洲开始生产汽车,同时在美国市场开始积极地生产过去没有充分重视的RV车;本田也加强了在北美的生产能力,加强了包括奥德赛等在内的RV车系的阵容。与此同时,雷诺麾下的日产汽车采取关闭村山工厂、重组国内生产体制、大幅度裁减人员、重新评估体系内的零部件制造商等手段,对日本国内的生产体系进行了结构重组。该公司还积极地在美国筹建新的工厂,制造小卡车。丰田汽车在2003年度的连结纯利润上升到1万亿日元,提高了营业利润,除了由于召回问题导致经营困难的三菱汽车公司以外,日本汽车产业的经营业绩出现了转机,日本汽车制造商获得重生。
历史
私家车热潮让日本汽车产量11年增加十倍
丰田公司创始人:丰田佐吉(右)。自动纺织机的发明者、丰田佐吉的父亲:丰田喜一郎(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汽车工业在短短的30年内取得了奇迹般的高速发展。1983年,日本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发展的动力就是日本汽车化的蓬勃发展和出口的猛增。二战刚结束不久,日本的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在卡车的小规模生产上,1955年日本制定了大众车计划,1961年制定了分期付款销售法,在60年代的高速增长期,汽车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60年,日本国内只有40万辆汽车销售量,到了1963年就达到了100万辆,1966年扩大到了200万辆。
汽车化刚开始时,顾客主要需求来自企业,产品主要是卡车,轿车则常常是豪华轿车或出租车。只有在60年代后期日产汽车“阳光”、丰田汽车“花冠”闪亮登场后,才掀起了一场购买私家车的高潮。1968年,日本国内轿车和商用车的销售总量突破了400万辆,1969年,轿车的销售量首次超过商用车。1960年日本国内的汽车产量仅为48万辆,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加,到1970年突破500万辆大关时,先后只用了11年时间,在产量上则猛增了十多倍。
增加出口后,日本国内汽车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