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补充古诗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级补充古诗词

秋 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唐代诗人,字文昌。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他对文学社会作用的认识,与白居易相近。他的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有《张司业集》。 这是一首乡愁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 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诗中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 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平常,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 HYPERLINK /author_390.aspx \t _blank 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古诗大意: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 那凉丝丝的秋风似乎在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向亲人诉说。 心事永远说不尽, 无奈太匆匆,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合上的信封, 检查有没有说全自己的心事。 长相思 ?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清朝政治人物、词人、学者。纳兰氏,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性情颖敏,多愁善感,不类贵族子弟。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悼亡之作尤称绝调。向有满洲词人第一之誉,为清词大家之一。 诗的大致意思: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牧 童 ? ? ? ? ? ? ? 【 唐】吕岩(字洞宾)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名岩客。世传字洞宾、“八仙”之一。(咸通年间中举进士曾两为县令。 HYPERLINK /doc/6268803.html \t _blank 黄巢起义时携家人入终南山学道相传他后来在长安酒肆遇到仙人汉钟离遂得道不知所终。) 古诗大意: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的声音,似乎在和晚风嬉戏。 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吃饱饭后,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我们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舟过安仁 【宋】 HYPERLINK /doc/5344443-5579888.html \t _blank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杨万里,…… 古诗大意:一条渔船上,有两个顽童,他们收了撑竿,停下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这首诗语言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清平乐 · 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 HYPERLINK /doc/3015445.html \t _blank 济南)人。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 HYPERLINK /doc/5349027.html \t _blank 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古诗大意: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不知谁家、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酒,带着醉意,亲热地在一起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大儿子在溪东的豆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