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七星茶解读:中国儿童用药的现状和误区.docxVIP

小儿七星茶解读:中国儿童用药的现状和误区.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七星茶解读:中国儿童用药的现状与误区 腾讯采访 广东省中医医院儿科专家袁美凤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含盐酸金刚烷胺的非处方药(OTC)的说明书,“1岁儿童禁止使用”,“五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优卡丹”、“好娃娃”等在内的儿童感冒用药被卷其中,儿童用药安全再次被社会大众所关注,为此本报采访了广东省中医医院儿科专家袁美凤教授,就儿童用药安全问题给读者解读。     中国儿童用药安全现状令人堪忧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每年全球约有上千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三分之二儿童的死于用药不当,如果正确用药每年可以避免数百万儿童的死亡。在中国,据2006年参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儿童医院报告数据显示,儿童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达到12.9%,其中新生儿是24.4%,越是年幼的儿童,用药不良反应越严重。   我国0~14岁人口???数约为29650万人,但在我国市场上供应的药物制剂中,儿童用药品种不足成人用药品种的5%;一般综合性大医院的儿科用药也低于5%,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儿童用药市场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等现状。造成这一现状,一方面是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体内代谢有其特殊性,使一些药品不适用于12岁以下儿童。另一方面,在临床研究中,儿童通常较难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往往缺少儿童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资料。在临床使用中,儿童用药剂量大多是以成人剂量为基础,结合儿童的体重、体表面积及年龄等换算而来,这给儿童用药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      家长警惕:儿童用药四大误区   袁教授告诉记者,中国现在的年轻父母大多是80后,对育儿方面特别是儿童用药安全存在诸多的误区,这将对儿童健康带来很大的潜在危害。   误区一:给小儿用“缩小版”成人药。很多家长认为,都是治病用的药,只是小孩小一些而已,减量使用就可以了。殊不知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很多药物根本不能用于儿童,如果家长把成人用药常识套用在儿童身上,或是简单地“按年龄折算剂量”的方式给孩子用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调查显示,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聋哑学校学生,70%是由于儿童时期用药使用不当造成的。   因此,妈妈们在选药时尽量选择专门给儿童吃的药,比如降火的药可能有很多种,应该尽量选择小儿七星茶等在剂量上儿童专属的药物。   误区二:不重视疾病的“初期治疗”。0-12岁儿童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抵抗能力还不够强,容易患病,这是很很正常的,家长不必过度担心。同时,小孩的合理饮食、科学锻炼和充足睡眠,对增强身体体质、预防疾病就非常重要。其次就是对疾病的初期治疗工作,通常情况下很多家长对看似不严重的“疾病苗头”不重视,没有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比如大多小朋友会出现的儿童上火,常常表现出大便干、小便黄、爱哭闹等看似不严重的症状,这个时候如果能够使用一些比较温和安全的中成药,如小儿七星茶,就可以轻松搞掂。否则,有可能病情进一步恶化为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扁桃体炎、肺炎等。   误区三:看病就要打吊瓶。中国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在医院一眼望去,吊瓶林立,护士穿梭其中,不断在换着药瓶,场面很壮观。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一旦感冒发烧、咳嗽,就自作主张让孩子口服抗生素或者吊瓶。其实,大多数发烧的孩子,尤其是儿童,大多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用抗生素来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纯属是滥用。只有当儿童有明确的细菌或支原体感染依据时,才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比如出现白血球数值升高、咳嗽、浓痰、肺部水泡音、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症状。至于上呼吸道感染等一般性疾病,大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的滥用儿童受害最深,它使发育不成熟的稚嫩身体遭受长期的药害,形成抗药性,体质下降。   误区四:盲目追求“药到病除”。   孩子是父母身上的肉,家中的宝。所以一旦小孩有病不舒服,自然全家人都紧张,生怕他受苦,因此动不动就上大医院,要求医生快点治好,医生在家长、医院利益等的驱使下,自然就用“好药”、贵药、西药,甚至高级别的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等。其实服用特效药或者输液治疗,风险都是很高的,输液不当的医疗事故时有发生。专家提醒,疾病的形成和治疗都是有一个过程的,盲目要求快速治病,是不科学的。袁教授提醒:能够食疗的,就不吃药,能够吃药的,就不打针,能够用中药治疗的,就不需要用西药。      专家支招:儿童用药安全知多的(攻略)   儿童用药安全,对父母来说,责任重于泰山。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人父母的,如何加强学习,提高科学、安全用药常识呢,袁教授谈到一些基本原则和常识。   婴幼儿药物使用的五项原则   原则1:用法用量要精准。不论是药品的使用时间、频率,还是次数、用量等,都需要父母严密管控。一旦超出剂量,就容易引发中毒,而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