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稍复杂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docVIP

列方程解稍复杂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列方程解稍复杂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了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这一例题上学期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拓展到了百分数,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对学生有较大的困难。只想简单谈几点—— 1、很多想法,很多灵感,往往在课堂上才能突然出现,这时,会想,如果我在设计时这样做或那样做,效果会好得多。但事情已不可改变,而且这样想多了,反而会影响当前的教学。 2、课前我就想到今天这节练习课的任务会很重,压力一点也不比新授课的压力小。果然如此,我在教学“建造一座污水处理池实际投资比原计划节约10%,节约了4.8万元,原计划投资多少万元?这一题时,学生的错误率较高,即使在随后的练习中,出现了一道相类似的题目,仍有少数学生犯错,原因何在呢?我想一是此类型的题目出现较少,学生不够熟悉;二是学生头脑中抽象的分析能力仍然不够,如果在学生的头脑中有清晰的解题模型或能较快地将题目条件转化为线段图来分析的话,这道题目就简单了,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而能力较高的学生解这道题不会困难,这样一看,简单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从本质上说,学生对数量之间“量”、“率”的本质,没有分清,对“量”、“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没有清晰的认识,这样在解这类题时,没有这些经验的引领和指导,学生只能在模仿能力的驱动下,做类似题,而出现次数较少的这类题,就无法可解了。我想关键还是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式的能力,判断单位“1”的能力,看线段图,作线段图,标对应量率的能力,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也就成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了,这些应该贯串于每一节课中,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3、在解答如“小星看一本课外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6 ,两天共看了33页,这本书有多少页?”之类的题目时,学生能够很快理解,甚至我简单的几句解析,学生就了然了,做起作业来正确率也很高,这可就值得深思了,与其他题目一对比,就发现,学生解例6类的题目,难度就在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这种结构,理解了这种结构三种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解答也就会顺畅了。由此来看,作图能力又是非常关键的了,与我以前的想法有些相左了,看来前辈们的经验还是不能丢的。要发扬光大,要推陈出新的话,还得先把这些经验吃透了再说。 4、有时候,数学就是一种强迫。没有了这种强迫,就走不上那条路,就以分数应用题为例,这种封闭的解题体系,以前是独立的,现在这种封闭已经被打破了,与方程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但是,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还是得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就是要扭转这种常规解题思路与思维方式,再辟一条路来走,这条路与原有的路关联并不大,走来就辛苦些了,而且还有些特殊的规定,这更增添了难度,所以如单位“1”的确定,就有些约定俗成,有些如原始概念般,不要过多的解释,强迫性地学习了之后,“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此时,想起了古诗文背诵,就如这些原始概念般,掌握了之后,慢慢地会领悟。当然数学知识不全是如此,只是感觉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就时不得不如此。 5、刚才在路上,遇到了朱老师,一番交流颇有所悟。既然教材确定用方程来为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来开路,那么由方程解法来指导到算术方法也应该是一个大势所趋,但???在的方程有两种列式依据:一种是依据算术方法的原理来列方程,另一种是根据倍数关系来列方程。如例6,可以列为X-20%X=440,也可以列为X×(1-20%)=440,这两道方程,其原理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教材现在偏重前者,有其道理,可以降低难度,但是该方程向后延伸的路就没有了,如果偏重后者,那么与旧教材的老路就无异了。看来,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由前者导向后者,告诉学生,也可以列后者一样的方程,但是其意义与前者不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前者为基础,但以后者为延伸,不能偏向某一方,这样都对我们的教学不利。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