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脂1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化学脂1选编

Chapter 4 Lipids;本章提要;4.1 概述 Introduction;1.脂质 Lipids;lipids共同特征:;2. 分类Classification;按化学结构分;3. 脂质的功能 Function of Lipids;;4.2 脂肪的结构和组成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Fat;R1= R2 = R3,单纯甘油酯; Ri不完全相同时,混合甘油酯 R1≠R3,C 2原子有手性,天然油脂多为L型 碳原子数多为偶数,且多为直链脂肪酸。;2.命名Nomenclature;例子:CH3(CH2)CH=CH(CH2)7COOH; ;9c-18:2;③俗名或普通名 油酸(oleic acid)(18:1ω9) 亚油酸(linoleic aicd)(18:2 ω6) 硬脂酸(steric acid)(18:0) 棕榈酸(palmitic)(16:0) 花生酸(arachidic acid)(20:0) ;④英文缩写 一些常见脂肪酸的命名;;Concept;食用油脂的营养价值评价;3、脂肪酸和维生素的种类和含量: 油脂中必需脂肪酸含量高、脂溶性维生素高,被认为营养价值高。 植物油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主要来源。某些植物油中含的谷固醇能抑制胆固醇在肠的吸收,有利于防止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脂肪酸摄入的健康比例;;①数字命名:Sn-16:0-18:1-18:0 ②英文缩写命名:Sn-POSt ③中文命名:Sn-1-棕榈酸-2-油酸-3-硬脂酸甘油酯;3. 天然油脂中脂肪酸的分布;;(2) 植物油中脂肪酸的分布;4.3 脂肪的物理性质;1. 气味和色泽(Smell and Colour) ;2. 熔点和沸点 Melting Points and Boiling Points ;;3. 烟点、闪点和着火点 ;4. 稠度 Consistency;结晶特性 Crystallization properties ;;;甘油三酯在晶格中分子排列成椅式;; 各种晶型之间的转化: 由一种脂肪酸构成的三酰基甘油,当其熔融物冷却时,可结晶成密度最小,熔点最低的α型。 若进一步使α型冷却,则链更紧密的堆积,并逐渐转变为β型。 如果α型加热至熔点,可迅速转变成最稳定的β型。 α型熔融物冷却并保持温度高于熔点几度,可直接得到β`型。加热β`型至熔点温度,则发生熔融,并转变成稳定的β型。;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α型脂肪酸侧 链为无序排列,β`型和β型显示有规则的排 列,β型是按同一方向排列的。;易结晶成β型的脂肪:大豆、花生、玉米、橄榄、椰子油和红花油,以及可可脂和猪油等。 易形成稳定的β`型晶体:棉籽油、棕榈油、菜籽油、乳脂和牛脂以及改性猪油。 β'型晶体适合于制备起酥油、人造奶油,可用于焙烤食品中,因为它们有助于大量的小空气泡的掺合,使产品产生更好的可塑性和奶油化性质。 ;; 可可脂 主要甘油酯 StOSt(30%) POSt (40%) POP (15%) St-硬脂酸;O-油酸;P-棕榈酸 晶型:6 种同质多晶型(Ⅰ-Ⅵ) 晶型熔点:依顺序增大 晶型稳定性:I 型最不稳定,V晶型型最稳定。 ; V型结构,使巧克力涂层外观明亮光滑。通过适当的调温可以得到这种晶型,即成型前加温使部分结晶的物料在32℃左右保持一段时间,然后迅速冷却并在16℃左右贮存。 不适当的调温或在高温下贮存,都会使巧克力的β-3Ⅴ型结晶转变为熔点较高的β-3Ⅵ型,结果都会导致巧克力表面起霜,即表面沉积小的脂肪结晶,使外观呈白色或灰色。巧克力起霜与β-3V 型变成β-3VI 型有关。 ;(2) 熔融特性 (Melting properties) ;热焓或膨胀熔化曲线 ;②油脂的塑性 ;;(3) 液晶态(Liquid crystals) ;①层状结构 这种结构相当于生物膜的双层膜,是由被水隔开的双层脂类分子构成[图(a)]。 粘性和透明度比其他介晶结构小 类双层间大约有16? 厚的水层 层状液晶相在加热时易转变成六方型Ⅱ或立方介晶相。 ;②六方型;(4)影响稠度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ing Consistency) ;4. 乳状液和乳化剂 ;疏水端;(2)、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A、界面张力;B、电荷排斥力 ;C、细微固体粉末的稳定作用;D、大分子物质的稳定作用; 多数大分子乳化剂是水溶性蛋白质,它们一般有助于O/W 型乳状液的形成并使其保持稳定。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