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它们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化工、制药、半导体等行业的水质.doc
北京绿野创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电话:010PAGE
PAGE 27
北京绿野创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电话:010TP308型联氨分析仪[键入文字]
PAGE \* MERGEFORMAT 0
实验室联氨分析仪。是用光电技术设计制造的智能型仪器。它们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化工、制药、半导体等行业的水质分析。
1仪器工作原理
仪器由测量杯和主机两大部分组成。
该类型仪器依据光度测定原理设计。用配制好的显色标准液标定好仪器后,将显色好的水样倒入测量杯,仪器就可显示被测成分的浓度值。各种不同成分的化学显色方法,参见附录或相应国标和行业标准。
仪器测定一组标准溶液的显色液的吸光度后,微机系统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对应的吸光度值,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一个浓度计算方程式:
C=a+b×(△A)+c×(△A) EQ EQ \S(2)
C 样品浓度
a 截距 EQ\s\up8(2)\s\do8(A)
b 斜率
c 二次系数
ΔA 吸光度差值,即显色溶液吸光度值减去高纯水的吸光度值 。
当测定样水时,仪器将所测吸光度差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并显示出结果。
2 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1 测量光程 10cm
2.2 吸光度测量范围 0~3A
2.3 测量范围 联氨 0~100μg/L
2.4 基本误差 2﹪(满量程)
2.5 标定方法 2~5点标定, 最小二乘法拟合
2.6 校正方法 单个标准溶液校正,可选择斜率或截距校正方法。也可设定校正方法和系数
2.7 仪器显示 采用液晶屏中文菜单显示
2.8 记忆功能 仪器记忆各种参数。还能记忆五千余条测定结果
2.9 测定所需溶液不小于50毫升/次
2.10 外形尺寸 电子单元:270mm(长)× 200mm(宽)× 90mm(高)
测量杯:80(长)× 50(宽)× 170mm(高)
2.11 重量 约3Kg
2.12 电源 AC 220V±10﹪ 50Hz 5VA。(所用插座为单相三孔,且确实接好了地线的)
3安装和调试
3.1 仪器的安装
3.1.1 特别要提示的是:由于仪器的测量杯外观一样,它们在出厂时是和各主机组合调试好的。用户若购买了几种不同类型或几台同类型的水质分析仪器,请先查看测量杯和主机箱后背上的仪器编号,编号一致的组合在一起。不要将测量杯和主机组合错了。
3.1.2 仪器应放置在无强光直射、无强烈振动的工作平台上。 测量杯与主机相距至少20厘米。移动盛液体的器皿应绕开主机,避免液体洒到电子单元上造成污染、腐蚀,更要防止液体漏入电子单元内腐蚀了电路板。工作时,避免碰撞仪器,影响测量。
3.1.3 将仪器的电源电缆与主机上的相应插座插好。测量杯的电缆的插头上有一个凹形定位槽, 其插座中有定位销。捏住插头,使定位槽朝正上方(此时定位槽与定位销已对准),将其插入其插座,并使插头、座紧密相连,然后拧好套在插头上的锁紧螺母。
3.1.4 仪器的测量杯上有一个废液排放咀。将排放咀上的不锈钢螺母旋下,套在随机附带的废液管上,然后将废液管套在排放咀上,旋好不锈钢螺母。
3.1.5将测量杯的排液管下端置入废液桶(用户自备)。要注意,不要让排液管下端浸在废液中,以免废液堵塞排液管,不利排放。放置测量杯时,要使排液管自然斜向下垂。
3.2 仪器的调试
3.2.1 仪器使用的总电源为单相交流220V,仪器的电源电缆插头为单相三线插头,所用插座应为单相三孔,且确实接好了地线的。请核实后,插好电源插头。打开仪器开关,屏幕显示出图一的菜单,见5页(或称“起始菜单”、),上部为三个子菜单项, 中间“****μg/L”为样品浓度(* 表示某数字或小数点,仪器未用于工作时,只是一个随机数), 左下侧为当前月日时分, “ABS”为吸光度英文缩写,后面的数字为吸光度值,下面括号内的数字为校正系数,出厂时设定为斜率校正, 系数为 K=1.000,且每次标定完仪器将如此自动设定。工作前应将仪器预热约一刻钟。
3.2.2 特别要提示用户:有时往“空”测量杯中倒水, 可能水不往下流或流动不畅。这是由气泡阻滞引起的。可以在靠近测量杯附近捏住废液管,用洗耳球对准测量杯杯口斜沿上的小孔轻轻鼓气(避免将水滋出来溅到身上)将气泡赶出来。也可以用手指头按住小孔,同时往杯中倒水,待杯内的水流下约一半时松开指头(此时气泡也被赶出)。此后,只要测量杯的管路中保有水(或液体)而无固体物进入阻塞,水(或液体)流动一定是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