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综述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汇报的主要内容:
一、工程概述
二、工程特点、重难点
三、盾构施工技术
四、盾构施工成功经验
五、目前工程进展及盾构机性能评价
;一、? 工程概述;1.2 工程工期和总造价;图1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地理位置图;1.3.3 盾构隧道平、纵、横断面设计概况
盾构隧道线路共设3组平曲线,平面最小转弯半径为800m。线路纵坡大致为U形,最大下坡为4.35%,最大上坡为4.4%。盾构隧道内净空φ10m,管片外径φ11m。隧道断面底部设逃生通道和电缆通道,中部为行车道,上部为专用排烟道。盾构隧道最小覆土厚6.3m,最大覆土厚40.5米。线间距为16-28m。盾构隧道结构横断面见图3。 ;图2 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图3 盾构隧道横断面图;1.3.4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3.4.1工程地质
隧址区长江段水下地层上部由第四系全新统新近沉积松散粉细砂,中粗砂组成,中部由第四系全新统中密~密实粉细砂组成,下部基岩为志留系泥质粉砂岩夹砂岩、页岩;江南及江北两岸地层除地表有呈松散状态的人工填土外,上部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软~可塑粉质粘土,中部由第四系全新统中密~密实粉细砂组成,下部基岩为志留系泥质粉砂岩夹砂岩、页岩。工程地质纵断面见图4。
盾构隧道主要穿越粘土层、粉土层、粉质粘土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粉细砂、中粗砂,局部地段穿越泥质粉砂岩夹砂岩页岩,其中穿越粉细砂层和中粗砂层占74.74%,穿越粉土和粘土层占23.03%,穿越卵石层占1.01%,穿越岩石占1.22%。最大切岩深度为2.341m,未切入微风化岩层。;图4 工程地质纵断面图;1.3.4.2不良地质
①、隧道址场地20m 深度内松散粉细砂(地层代号③1)和稍密粉细砂(地层代号⑤1)为可轻微液化土层;
②、分布于长江两岸近地表处的人工填土层均呈松散状态,隧道明挖及竖井基坑施工时,该土层不稳定,需进行支护;
③、分布于长江河床表层的粉细砂和中粗砂地层,呈松散状态。
④、场地内分布有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代号④5)主要分布在隧道址江南(武昌)段,其分布不连续,厚度不大,该层在隧道施工时,可能会对坑壁稳定性有一定影响。;1.3.4.3水文地质
①、地表水
该地区地表水系主要有长江水系、汉江水系、沙湖水系。长江水系为区内主要地表水系,也是对拟建长江隧道有直接影响的地表水系。长江水系主要接受上游及汉江补给,向下游排泄;汉江水系主要接受上游补给,向长江排泄。沙湖水系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与长江水力联系受人为因素控制。长江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②、地下水
地下水主要有上层滞水、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上部人工填土层中,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中,可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两种类型;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下部基岩裂隙中。场地内地下水位埋深0.80~5.90m。相当于标高21.02~15.92m。长江河床段分布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新近沉积粉细砂、全新统沉积粉细砂、中粗砂、砂卵石层以及志留系砂岩泥岩。与长江两岸比较,长江切穿了第四系全新统孔隙承压含水层顶板,江水和地下水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洪水期盾构施工最大水压达到0.57MPa。;二、? 工程特点、重难点2.1 工程特点;(3)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本工程处于Ι类建筑场区,地层复杂,地下水位高。富水地层深基坑开挖、大断面泥水平衡盾构掘进、大跨隧道浅埋暗挖施工、软土地层联络通道施工等工程技术,设计和施工难度都很大。
(4)盾构施工涉及难题多
①、断面大、连续掘进距离长。
②、盾构穿越地层复杂,地质条件变化大。
③、隧道埋深变化大,水压高。
④、进出洞段埋深浅,且下穿众多重要的建筑物,如长江防洪大堤、武大铁路、鲁兹故居等。
⑤、2条盾构隧道净间距小,相互对周边环境影响大。
⑥、盾构隧道上下坡度大,上下反坡差达8.7%。要求盾构有较强的爬坡能力和方向控制能力,同时对运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工程拆迁量大、施工任务重、工期紧;2.2 工程重难点;(3)地表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众多,环境保护要求高
本项目施工影响范围内重要建筑物包括鲁兹故居、长江防洪堤、武大铁路及隧道上方重要建构筑物等。特别是在盾构始发和到达段,覆土浅(0.7D)、软土地层下穿大量建筑物。
管线种类主要有: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煤气等。道路上的管线主要分布于机动车道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下,其密度较大;
给水管线主要为铸铁管、混凝土管两种;排水主管以混凝土管道为主,有少量为箱涵式。电力管线多数为沟道式埋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