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物里程和碳标签对世界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初探的论文.doc
食物里程和碳标签对世界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初探的论文
近年来,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激发公众对co2减排的兴趣和引导低碳消费,掀起了一股对食品标注“食物里程”(foodmiles)的热潮,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食品贸易商、广大消费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同时,欧美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正在研发产品碳足迹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相关国际标准也即将发布,为在商品贸易中引入“碳标签”(carbonlabeling)铺平了道路。出口商品“碳标签”的认证呼之欲出。为此,“食物里程”、“碳标签”及其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潜在影响,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食物里程”:起源与争论
“食物里程”(foodmiles)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提姆·郎(timlang)教授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paxton,1994)。食物里程是指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总里程,它涵盖了农产品供应链全周期的实际距离:即从农场到食品加工厂;从食品加工厂到物流仓库;从物流仓库到批发商;再从批发商到零售超市物理距离的总和。食物里程越长,意味着消耗的能源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这一概念在全世界越来越重视二氧化碳减排和环境问题的今天,引起了欧美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
2003-2004年间,英国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认为购买和消费本地农产品(即食物里程短的农产品)是消费者降低碳足迹、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的最简单易行的方法。2006年,英国农场主周刊网站提出“本地产品才是里程友好的产品”的宣传口号(johnballingalletal,2008),2007年以来,“食物里程”备受英国消费者关注。.消费者普遍认为,购买从农场到餐桌距离最短的产品是降低碳足迹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在公众中建立绿色环保的责任和形象,英国一些大型零售超市,开始在通过空运而进口的产品上增加“空运”标签。特易购(tesco)和玛莎(marksspencer)都宣布斥巨资启动这一标签计划。玛莎宣布启动2亿英镑的5年计划,到2012年达到碳平衡并对供应商提出环境管理的新要求;承诺尽量减少空运食品的进口,并对此类产品增加“空运”标签。与此同时,特易购发起了5亿美元的生态计划,承诺降低本公司的碳足迹,鼓励消费者购买更具有可持续性的产品。这场“食物里程”运动使许多英国普通消费者意识到,应该通过多购买本地农产品来降低自己的碳足迹。
除英国外,“食物里程”也引起了其它一些国家和国际机构的关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世界土壤协会(wsa)、美国旧金山本土膳食主义者协会(locavores)等都表示支持“食物里程”运动。美国本土膳食主义者协会鼓励人们购买和消费位于家庭住所方圆100英里以内生产的本地食品,以低碳消费行为的实际行动来保护世界环境。在澳大利亚,支持“食物里程”理念的机构有:澳洲资源保护基金会(acf)、悉尼食品公平交易联盟(sffa)、拜伦郡理事会(bsc)等。在墨尔本,一家“百英里咖啡店”于2007年开张营业。
综上所述,“食物里程”这个仅仅表示食品运输距离的术语,一度成为欧美国家广大消费者选择购买低碳产品、环境友好产品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产品的衡量标准。然而,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食物里程”是一个不科学、不严谨的农产品碳足迹和环境可持续性指标,严重误导了广大公众和消费者。
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defra,2005)研究显示:从能源的消耗来看,从西班牙进口西红柿比在英国用供热温室大棚生产西红柿碳排放更低、更具有环境可持续性效益。saunders等人(2006)研究发现:即使把新西兰至英国的远洋运输因素考虑在内,新西兰生产乳制品、羊肉、苹果和洋葱所消耗的能源仍然比在英国本土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少。研究证实,大部分与食品运输相关的环境成本主要来自于进口国国内运输而非国际运输。defra(2005)指出,英国消费食品国内运输的能耗占食品运输总能耗的82%。一个典型的英国家庭去一趟食品超市采购20公斤食品,需开车6.4公里,消耗25.6兆焦耳的能源。而这一等量能源,足于把20公斤的食品在海上运输8500公里(heyesetal,2008)。最新研究发现,一个消费者开车去6.7公里以外采购本地有机蔬菜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大型超市冷藏、包装、运输乃至配送到消费者家门口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还要多(davidcoleyetal,2009)。
由此来看,从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来考虑,购买和消费“食物里程”短的产品不一定能够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许多情况下,购买和消费本地产品甚至会增加全球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因此,究竟如何确定食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向消费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产品碳足迹信息,成为继沸沸扬扬的“食物里程”热之后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