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章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学案.ppt

  1.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05;5.?? 常见不良地质现象与防治;不良地质现象: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 的危害性影响的地质现象,即地质灾害。;5.1 滑坡;5.1.1 滑坡及其形态特征; 2004年6月23日,湖南怀化沅陵的五强溪库区重点移民区的北溶乡花园、侯家湾、朱红溪3个村发生山体滑坡。; 2003年5月11日贵州省三穗县平溪特大桥滑坡致使35人死亡,毁坏桥墩。;滑坡的形态特征;滑坡体——沿滑动面向下滑动的那部分岩土体。 滑动面——滑坡体沿其下滑的面。; 滑动面的形态;滑坡床——滑动面下稳定不动的岩土体。 滑坡周界——平面上滑坡体与周围稳定不动的岩土体的分界线。;滑坡壁——滑体后缘与母体脱开的分界面。      平面上多呈围椅状。;滑坡台阶——由于滑坡体上、下各段运动速度的差异,滑坡体断开或沿不同滑面多次滑动,在滑坡上构成多级台阶。每一台阶由滑坡平台及陡壁组成。;滑坡舌——滑坡体前缘形如舌状伸入沟堑或河道中的部分。 滑坡鼓丘——滑坡体前缘受阻,被挤压鼓起成丘状的部分。;滑坡裂隙——滑坡体内出现的裂隙。; 2003年7月13日 三峡库区沙溪镇发生千将坪滑坡,致使24人失踪。;5.1 滑坡;滑坡壁;5.1 滑坡; 滑坡常见的各种地貌、地物特征:   滑坡体上房屋开裂甚至倒塌;   滑坡周界处双沟同源现象;   滑坡体表面坡度比周围未滑动斜坡坡度变缓;   滑坡体上的“醉林” 、“马刀树”等现象。;5.1.2 滑坡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滑坡的形成条件;  令  k为稳定系数   显然,k>1时,斜坡稳定;k=1时,斜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k<1时,滑体下滑。; 影响滑坡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地形地貌   斜坡的高度、坡度和形态影响着斜坡的稳定性。高而陡峻的斜坡较不稳定,因为地形上的有效临空面提供了滑动的空间,是滑坡形成的重要条件。; 地质构造   滑坡的产生与地质构造关系极为密切。滑动面常常是构造软弱面,如层面、断层面、断层破碎带、节理面、不整合面等。另外,岩层的产状也影响滑坡的发育。如果岩层向斜坡内部倾斜,斜坡比较稳定;如果岩层的倾向和斜坡坡向相同,就有利于滑坡发育,特别是当倾斜岩层中有含水层存在时,滑坡最易形成。; 地下水   绝大多数滑坡的发生发育都有地下水的参与。因为地下水进入滑动体,到达滑动面,会使滑动体自重增大,使滑动面抗剪强度降低,再加上对滑动体的静、动水压力,都成为诱发滑坡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 人为因素及其它因素   人工切坡,开挖渠道,露采矿坑等人类的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不当,也可破坏斜坡平衡,引起滑坡。  此外,地震、大爆破和各种机械震动常诱发滑坡,因为地面震动不仅增加了土体下滑力,而且破坏了土体的内部结构。;  当上述条件同时具备时,滑坡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是:1983.3.7,在甘肃省东乡县洒勒山南坡第四纪黄土与下覆第三纪红土层中发生了大型灾害性滑坡,使公路摧毁,河道堵塞,水库淤积,附近4个生产队的71户被掩埋,220人死亡,三千多亩农田被毁。;5.1.3 滑坡分类;牵引式滑坡:滑体下部先失去平衡发生滑动,逐渐向上发展,上部滑体受到牵引而跟随滑动。 推动式滑坡:滑体上部局部破坏,上部滑动面局部贯通,挤压下部滑体,最后整个滑体滑动。;均质滑坡;5.1.4 滑坡防治; 防治方法;滑坡地表排水系统示意图;支撑盲沟; 刷方减载;抗滑桩;抗滑桩; 改善滑动面或滑动带的岩土性质; 5.2 崩塌及岩堆;5.2.1 崩塌; 落石——陡峻斜坡上个别、少量岩块、碎石脱离坡体向下坠落的现象。  山崩——规模巨大的山区崩塌。;盐池河崩塌; 5.2 崩塌及岩堆; 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地形地貌条件;软、硬岩相间发生的崩塌;层理、节理组合发生的崩塌;水的条件;其它条件; 崩塌的防治;对于落石和小型崩塌   (1)清除危岩;(2)支护加固;(3)拦挡工程。; 对于大型崩塌,可采用棚洞或明洞等防护工程。;5.2.2 岩堆;岩堆的特征; 岩堆底部坡度: 岩堆底部为原坡脚地面,上陡下缓。;; 排水:要排除岩堆附近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线路位置选择:以路堑通过时,位置应选在岩堆顶部;以 路堤通过时,路堤位置应选在岩堆下部。  在岩堆上的线路,应尽量少填少挖。;5.3 泥石流;5.3.1 泥石流及其分布;5.3 泥石流;5.3 泥石流;泥石流的危害; 2004年7月,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先后发生了两次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5.3.2 泥石流形成条件;松散固体物质(地质条件);地形条件;  该区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半圆形宽阔地段,周围山坡陡峻,沟谷纵坡降可达30°以上。斜坡常被冲沟切割,且崩塌、滑坡发育;坡体光秃,无植被覆盖,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汇集周围山坡上的水流的固体物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