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爱情诗鉴赏.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爱情诗鉴赏

2010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爱情诗鉴赏 1、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共三章,每章四句,用“直陈其事”的写法,描写一对青年约期幽会的生动情景。全篇都出自男子的口吻。描写了静女与情人相见并送情人以信物的爱情诗。第一章写小伙子赴约等待对方时的急切心情。第二章写情人相见后馈赠信物,以加深感情。第三写静女赠送嫩草和男青年内心的喜悦。《静女》诗虽短,但格调明朗欢快,静女的顽皮、活泼,男青年的忠厚淳朴,他对静女所持的炽热情感,在这首优美的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歌一开始就用“海上”、“天涯”,给人以无限广阔的空间联想,加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更渲染了宁静、空灵的气氛,营造了一种阔大、静谧的境界,漾溢着浓浓的抒情氛围。“望月”往往伴随。“怀远”之意,南朝宋人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唐代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十五夜望月》),宋代苏轼“千里共婢娟”(《水调歌头》),都是望月怀远的名句。此处作者用一个“共”字,纵概古今,横括地域,写出了自古至今,无论天涯还是海角的人们,只要望见朗朗圆月,就会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怀念远方之人。首联紧扣题目下笔,意境美丽深远,为下面委婉深沉的相思,在情境上作了铺垫映衬。   颔联承首联意思而下,并由各种怀远之情浓缩集中到“情人”“相思”上。对这种相思之情,作者下一个“怨”字,可谓情致深婉。由相思而怨,乃相思之深、相思之极、相思而不能如愿所致。诗中那个“遥”字,语意双关,是怨的根源。既指长夜漫漫,孤单凄凉,令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是怨;又可理解为情人远隔天涯,难以相见,只能望月长嗟,也是怨。怨,还在“竟夕起相思”上,相思之情甘苦难言、悲喜莫辨,挥之不去,拂之又来,惹人恼人,乃至通宵,怎能不怨?从全??来看,一个“怨”字,暗示着相思之苦、相思之痛、相思之深,既承首联“望月怀远”而来,又开启了颈联和尾联的曲折内容。   颈联转换角度,写试图摆脱相思之苦。但相思之情欲去又来,连绵不断,曲折有致。一次“灭烛”,吹灭灯烛,想早点睡下,该可以吧?但满屋的月光,柔柔的、静静的,使人怜爱,催人联想。一个“怜”字,又由月光逗起了相思之情;一次“披衣”,到庭院走走吧,变换环境,或许能摆脱相思?但时间一久,不觉露水打湿了衣裳,而相思之情索绕心头,更为浓重。这里的“露滋”,既指露水沾湿衣裳,又喻相思之意更为浓重。   尾联承颈联而来,并收束深化了全诗。“赠”、“梦”是关键。月光如此纯净、皎洁,如此美好,就像对情人的思念之情,怪不得“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呀。捧一把赠给远方情人表心迹吧,让她明白我的心意,倒也踏实放心了。可是做不到呀。这“不堪”又是一怨。思来想去,无奈之下,还是回到寝室,只能希望在梦中与佳人相会。但梦能实现吗?这和“赠”一样,只是希望,只是梦想啊。又是隐含一怨!真是相思之苦,相思无奈,相思有深怨。   通观全诗,作者所用的“生”、“共”、“怨”、“起”“灭”“怜”“披”“觉”、“赠”“还”、“梦”等一系列动词,个个和月相关,和相思有缘,集中表达一种难以排遣的相思之怨。由于境界优美,语言浅近,意脉流转,读来使人感到清新淡雅、委婉曲折而又情深有致。   3、李商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