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秦朝至清朝时期的政治体制(政体) ;第二课;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考点: 1、了解秦的统一 2、了解和掌握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重点: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难点: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考点知识梳理;①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②过程:灭东方六国 (韩、赵、魏、楚、燕、齐) ③意义:结束了战乱,建立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3)统一岭南 : ①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平定岭南 ②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 ③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4)开发西南 ①措施:开辟了“五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②“西南夷”(云贵地区和川西及甘南)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2、意义: ;;二、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中央: A、建立皇??制 B、建立三公九卿制 ②地方:推广郡县制 ③思想:实行“焚书坑儒” ;皇帝制度;皇帝;A、分工严密,各司其职,相互牵制; B、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C、以皇权为中心;;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郡(地方最高行政区划);(3)特点;A、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C、对巩固国家统一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D、为后世沿用,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二)意义;1、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周 B.秦 C.汉 D.唐 ;4、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 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5、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 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7、顾炎武评述中国古代地方体制:“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这说明顾炎武 A.郡县制有很大弊端 B.推崇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C.希望把郡县制变为分封制 D.二者都不合适,希望采取新的地方行政制度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