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必修1第创新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docVIP

经济生活必修1第创新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生活必修1第创新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

PAGE  PAGE 5 陆良八中政治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 1、商品与货币、汇率 1.2013年12月16日13时04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发生5.1级地震。为应对救灾需要,湖北省减灾备灾中心向巴东、秭归等重灾地区调运3500床棉被、3500件棉衣、100顶帐篷。这些物资:( ) A.是商品,因为它们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用于交换,没有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使用价值但有价值 2.某位爱心人士从外地运来一批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头,赠送给了衡中。这批石头: A.能满足衡中师生观赏的需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B.作为劳动产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C.作为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类的劳动,有价值 D.在衡中校园里体现了它的自然属性 3.丝络是瓜农民房前屋后种植的丝瓜的废弃物,农家偶尔用来刷刷锅碗,如今被有心人制成多种产品销售。这一过程实现了(  ) ①从劳动产品向商品的转化②从自然物向劳产动品的转化③从满足自己需要向满足他人需要的转化 ④从自给自足的小商品生产向以市场需求为目的商品生产的转化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乔布斯说过,消费者不是爱买便宜的商品,而是喜欢占便宜。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时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时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5.新华网记者2010年8月20日从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获悉,青海、河北等地“三聚氰胺”问题乳粉案件已查处,相关责任人被批捕或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里被加了三聚氰胺的奶粉 A.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有价值,但是没有使用价值 B.不应作为商品,因为它们不具有应有的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 D.是商品,因为它们有价值 6.按照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一般等价物—商品—货币—纸币 B.商品—货币—纸币—一般等价物 C.货币—一般等价物—纸币—商品 D.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纸币 7.历史上,贝壳、粮食、皮革都曾充当过商品交换的媒介,但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贵金属”长期占有了货币的宝座。这是由于“贵金属” ①化学性质稳定、便于保存②可用作装饰品③具有很高的价值 ④质地均匀、便于分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说明( ) A.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 B.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不同的 C.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D.金银不是惟一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9.就其本质来说,“商品——货币——商品”表明的是 ( ) A.自从货币产生,任何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B.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商品流通 C.一种社会关系,即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D.因买和卖的分离而导致了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 10.“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中可以看出(  ) ①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③货币与商品是孪生兄弟 ④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A.①②         B.①②③C. ①④ D.①②③④ 11.对货币的产生,认识正确的是: ①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 ②有货币才能买到商品,所以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早 ③有货币才能买到商品,货币和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是同时产生的 ④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④ 12.经济学上有个古老的原理叫“劣币驱逐良币”:在铸币时代,当那些“劣币”(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良币”(足值货币)收藏起来。结果,市面上“良币”越来越少,“劣币”越来越多。“劣币”之所以能驱逐“良币”,主要是因为( ) ①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②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③作为交换媒介,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可以分离④“劣币”作为价值符号,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诗经·卫风·氓》中有“抱布贸丝”的说法,对这种交易方式认识正确的有 ①这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②这是商品流通的一种具体方式 ③在这种交换方式中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④在这种交换方式下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A.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