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落实阅读教学“语用”目标的基本策略12
连城中心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青年骨干教师团队研训活动安排
NO: 12_
研训学科: 语 文
研训主题: 落实阅读教学“语用”目标的基本策略
研训时间: 2013年12月12日
研训地点: 连城中心小学
参加人员:连城镇各小学四、六 年级相关语文教师
主持人: x x x
附:研训日程
节次时间内容主讲教师地点第一节8:30-9:10观摩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xxx
多
功
能
室第二节9:35-10:15观摩课:《月光曲》(六年级)xxx第三节10:25——11:10 评 课xxx讲座: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美、创造美”——简谈“语用”指向的阅读教学策略xxx
说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强会芳
连城中心校
2013年12月11日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美、创造美”
--简谈“语用”指向的阅读教学策略
连城中心校 xxx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着重强调了学习语言文字的意义和作用。《课标》在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字运用能力”;在课程性质部分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阐述课程基本理念时又强调:“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料和实践机会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的实践……”。
可见,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语用”的教学。我们应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有个正确的定位。从学习者的角度来审视,不难发现形成基本的语文能力,供自己一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之需,应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语文不管怎样学,到最后考察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时,语言应用能力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应该说,一个人的话得体与否,写出来的文章漂亮与否,是很能说明一个人的语文水平的。
当前我们所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应该说是高品味和典范性的,达到了文质兼美。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充分用好教材,挖掘文章中的“美”的资源,引导孩子们在阅读实践过程中感悟“美”,欣赏“美”,从而把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提高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创造”美的水平。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从何入手呢?现简单谈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解读精彩语言,感悟语用之妙
在语文课堂40分钟的教学时间里,我们不可能对文章值得借鉴的地方一一关注,因此我们应该选择最具文本特色的语用点入手。比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时,一位教师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对人物细致入微地语言描写。
课文原句:老人回头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着海鸥:“当然,哪个都有名儿。”
比较句:老人说:“当然,哪个都有名儿。”
师: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一句话加上老人的动作。
师:老人的什么动作引起了你的关注?
生:回头看了“我”一眼。
师:为什么要回头看“我”一眼呢?这一眼包含了什么?
生:老人觉得“我”这个问题有点奇怪,在老人看来,每个海鸥都有名字是理所当然的。从这个动作可以看出老人早已把海鸥当成了亲人。
师: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了老人对海鸥的深情。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课文中还有许多,同学们可以细细地品味。
通过这样的品读感悟,学生真切感受这里的语用之美,明白了这是动作描写,更感受到细致入微的描写能帮助我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折射的思想感情。
二.解读经典表达形式,体情悟法
对文本写法的关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帮助学生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迁移---在读中学习写法,并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为例,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作者运用了丰富的环境描写来衬托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课文一开头就描写了杭州美丽的早晨,与课文第二段小钱的悲惨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本课教学关注表达形式的“语用”的生成点。
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思考能否省去第一自然段,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感受到这样的环境描写衬托出了小钱病情的危急。在
文档评论(0)